大学新生家长提出建立家长群,这是延续以前建群的思路,但是就连家长自身也很快就会发现,这样的群根本维护不下去。成立家长群,家长在群里分享的信息,最多也就是发发外围信息,和学生并无多大关系,中小学的家长群,之所以普遍存在,是因为学校把这作为一种工作机制,通过群向家长及时沟通学校信息。
1、家长群遇到这样的家长怎么怼?
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搭理。我外甥女今年刚上一年级,教师节那天,我姐跟我说,她们家长群里就有一个奇葩,之前班里有人提议,缴费一人10元给老师买花,全班50几个孩子,共有40几个交了,这个都无所谓,后来,这个奇葩家长提议,请老师吃饭AA制,班里没有一个家长搭理她,过了一会,她又说,她先订了10桌饭,等之后大家再缴费给她,还是没有人理她,最后就不了了之了,也不知道这位家长如何跟老师说的。
我就想说,如果这才开学几天,整的跟高考过后的谢师宴一样,有必要吗?10桌饭,我算了一下,就算1000一桌吧,一家至少拿200,这算什么事?脑子肯定是不好,想送自己送就好了,干嘛拉上别人?惹人嫌,对于这样的家长,不搭理她,无视她就是最好的回复,她喜欢表现,就让她去唱独角戏,这样最好了。不用怼她,以防她小人跟老师说你的不好,
2、非常诚恳的问问,现在各地大学有没有家长群?
大学新生家长提出建立家长群,这是延续以前建群的思路,但是就连家长自身也很快就会发现,这样的群根本维护不下去。目前中小学的家长群,之所以普遍存在,是因为学校把这作为一种工作机制,通过群向家长及时沟通学校信息,而对于未成年的学生,家长也必须履行监护责任,所以,中小学家长群有存在的必要性。而大学就不同了,一方面,大学生已经是成人,不需要家长代表自己参与学校事务,自己就可以做出决定,因此,中小学管理要成立家长委员会,而大学则强调学生自治,通过学生自治,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大学辅导员平时和学生的沟通都不会很多,自然也不可能维护家长群,另一方面,对于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家长已经不再有监护责任,更应强调学生的独立、自主。因此,成立家长群,家长在群里分享的信息,最多也就是发发外围信息,和学生并无多大关系,当然,这不是说家长不再关注学生的成长,家长对于大学生也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状态,及时指出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但这不是通过群,而是家长与子女的交流。
3、班主任建的群里家长都很客气,家长另外建的群里面有各种想不到的声音,你如何看?
班主任建的群里家长都很客气,家长另外建的群里面有各种想不到的声音,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拿小徐老师来说,我既是老师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我既建立了我自己班的微信家长群,又同时是孩子老师班级群里的一名家长,同时我也在孩子班级群里家长另外建的群里面。但是要声明一下,我可不是家长另建群里的内奸,我是一名老老实实的旁观者,因为我的双重身份,我既能理解老师也能理解家长,
作为老师,我兢兢业业工作,认认真真的教学,恨不得一下教会班上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品学兼优,另家长满意,但是我知道,我不是神仙,没有魔法,一些学生无论我怎么努力,他的成绩还是不尽如意。面对这种情况,有时我恨我自己没有分身术,不能站在每个不专心听课,上课老是开小差的孩身后,时时提醒他好好听课,我恨我自己课上时间不限,不能实现对每个后进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有时我又怪家长,为什么不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孩子上课时没好好学习,或者没学会,为什么不能在课下辅导孩子认真完成作业,完成查漏补缺,将课上没有掌握的内容全部掌握?有时我又在上课时,对那些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认真刻苦的学生着急,甚至给他们讲道理或者干脆吼他们一番可是作为家长,在孩子的家长群里,我又会怪老师为什么要对家长找手画脚,为什么要占用大量家长的时间来辅导孩子学习;怪老师没有对学习重点反复讲解,没有将学习难点讲透等等,但是我和其他家长一样,也明白老师不可能做到让每个家长满意,不可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考高分,同时又怕家长的建议或高要求、抱怨等影响老师的情绪,从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所以我在我孩子的班级群同样是很客气,常说一些“谢谢老师,辛苦了”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