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高新区和惠济区成为最佳分地大户也是必然。尤其是惠济区和高新区来目前高新区的教育配套可以说在郑州所有辖区都不弱,甚至很多朋友誉称高新区的教育配套仅次于金水区;惠济区虽然有些偏远,但是这几的交通配套和商业建设也不错,从目前郑州所辖区域来看,无疑高新区和惠济区的剩余土地是最多的第一、郑州传统主城区三环内可出售土地已经绝迹,城中村改造也已经基本完成。
1、郑州惠济区和高新区上演争夺战,谁能更胜一筹,你怎么看?
据2015河南省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河南省2015年年末总人口为10722万人,常住人口9480万人。而2015年据全国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人口为639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教育程度人口为1394万人;具有初中教育程度人口为3806万人;具有小学教育程度人口为2351万人,
高等教育人才相对较少,也是河南平均工资垫底的原因之一。而作为河南省会的郑州,人口已达到972.4万人,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39元,明显高于18443元的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近几年,郑州航空港区、河南自贸区、“一带一路”等战略政策先后获得批复与建设,吸引了大批企业前来入驻投资,为更多人才提供了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的压力。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二线要真正吸引高校毕业生,必须有具有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人才,是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最根本的因素。郑州作为“新一线”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竞争优势也更加明显,根据调研报告显示,2017应届毕业生签约“新一线”城市比例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持平,而希望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高达37.5%,高于一线城市的29.9%。
从流入数据来看,一些“新一线”城市更是不逊一线,尽管相对于一线城市,郑州薪资待遇水平还比较落后,但是从发展的眼光看,郑州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曾问过许多人,为什么毕业要留在郑州,有些人留下来的原因是离家近,有些人留下来是因为去一线城市竞争优势不大,也有的人因为看到了郑州近几年的变化,看到了发展前景,不论是因为哪种原因留在郑州,都需要给她一些时间,这些年她所背负的已经够多了,而她在发展的路上却一刻也没有停息。
2、郑州南四环和南龙湖区域,住宅到底该怎么选?
郑州南四环那一片,离主城区稍远着点,挨着南龙湖这一片多少公里内,真不咋滴,我感觉跟龙湖镇没有啥区别的,还没有龙湖镇发展的好呢,这一大片内,要发展起来的话,估计还得要十年呢,就像现在热卖的楼盘,碧桂园时代城,康桥未来公园,这两个楼盘,周边什么都没有,有啥好的呢?特别是康桥未来公园,前面是快速路高架,后面是高铁高架,旁边是棚户区。
相反,你从紫荆山南路进入龙湖镇,现在的龙湖镇虽然跟郑州那些主城区里没法比,毕竟是个镇级行政区域。但是跟我们老家的小县城相比,绝对的比他们高几个档次啦,这里大小的购物中心也是非常不少。基本上都是10多分钟的路程,医疗方面,医疗水平对于平时的小病小痛的也是可以的!教育方面。目前的幼儿园小学也是可以满足,稍微欠缺的就是初中和高中啦,
3、郑州今年计划供地超半数为住宅用地,高新区和惠济区成“分地大户”,你怎么看?
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根据6月25号郑州公布的《郑州市2019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显示,今年郑州市市本级计划供应国有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922.37公顷(43836亩),较去年33281亩的总规模增加近1万亩。其中,住宅用地23137亩,占总规模的52.8%,而从区域分布看,郑州市的高新区和惠济区分羹最多,
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从目前郑州所辖区域来看,无疑高新区和惠济区的剩余土地是最多的第一、郑州传统主城区三环内可出售土地已经绝迹,城中村改造也已经基本完成,2010年之后,郑州开始大肆进行城中村改造,在2015年左右郑州三环内的城中村已经基本上改造完毕;目前来看郑州四环内的城中村也基本上拆迁安置完毕,郑州剩余可供应土地,基本都在四环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