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中原经济区有的就不说河南话。唱豫剧的晋城、长治二地市,其语言与河南济源市方言差不多,也不属正宗河南方言,晋城人会选择晋城,焦作人会选择焦作,改革开放以来,晋城与长治的经济发展速度差不多,但长治的国企比重高于晋城,而晋城的民营企业发展强于长治,晋城老百姓明显比长治有钱,晋城的消费水平也就高于长治。
1、哪些省份和地区的方言类似河南话?全国大概多少人说河南话?
此题目,在我回答地缘文化与豫剧或河南方言时,已多有涉猎,这里再补说一下。首先说,河南方言,应指以开封和郑州一带的方言(这两地也有细微区别),而豫南之信阳南部一带方言,为豫卾交叉之方言,有湖北方言味。焦作与济源话,带有山西方言味,洛阳老城区个别字的吐音,有的也难以听懂,如:馍、坡、湾、玩,发音不是常读音,
这些虽然也算是河南方言,但不能代表正宗河南方言。我在表达上述观点时,一些网友表示反对,称许昌、周口、商丘、洛阳、南阳方言才能代表,但我仍坚持“只有开封、郑州方言才可代表“的观点。理由是:一是开封是古代多个朝代的都市,在1954年以前还是河南省会,可以说,长时间是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最有代表性。
而郑州现在是全方位的中心,离开封又很近,现在正在实行郑(州)汴(开封)一体化,二是豫剧强调用河南方言来唱,而豫剧的最早发源地是在开封。因而,开封话,在豫剧里被视为正宗、规范,其次说哪些地方说河南方言。应当说,除晋东南4地市外的中原文化圈的范围内,皆说河南方言,其包括:冀南之邯郸、邢台,鲁西(南)之菏泽、聊城(以及济宁之部分县、市),皖北亳州、宿州、淮北等4地市,苏北的徐州等3地市,鄂西北的襄樊、老河口、十堰等县、市,其方言虽与开封话有细小差别,但总体上属于中原官话的河南方言区。
这些地方都是唱豫剧的地方,有人说,中原经济区的人都说河南话,这话不准确。一是河南话里有许多方言:二是中原经济区有的就不说河南话,比如:山西运城、临汾属于中原经济区,但说的和陕西关中话差不多,唱的戏是蒲剧,有点秦腔味。就是唱豫剧的晋城、长治二地市,其语言与河南济源市方言差不多,也不属正宗河南方言,还有,开始方案为中原经济区的江苏徐州,最终因为已是环渤海经济区,国务院考虑再三而未有批准。
徐州虽然最后没有划入中原经济区,但说的与河南方言基本一样,唱的是豫剧,另外,还有陕南的商南县,因多为皖豫移民,且与河南交界,故说的是河南方言,听的是豫剧。以上相临的近二十个地市的200多个县、市,约一亿多人,加上河南本省一亿人的85%的8500万人,共计1.85亿人,除过上述相临之地,还有移民集中地的说河南话者,如:陕西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以及延安市黄龙县(唯一的剧团是豫剧团〉,有资料称河南移民有8000万人。
再加上兰州等陇海铁路沿线的河南移民约3000万以上,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两三个师的好多团场,其职工也是从河南、山东等豫言地走出的。以上3个数字相加,共约2.6亿人说河南方言,这与我在头条谈豫剧观众2.5亿人,基本吻合。这里说明的是,鄱阳湖周边有好多县、市的苏浙赣移民,原多为河南信阳人,说的信阳话带鄂语味,未计算在内,
2、河南省焦作市人口有多少?
感谢邀请,焦作常住人口约356万,其中武陟县最多为66万,中站区最少为14万人。焦作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煤炭资源,在旅游上有修武的5A级风景区云台山、市内的焦作影视城,我在2015年去过影视城,有很多著名的电视剧都在这里取景,在煤炭上焦作曾经非常辉煌,但现在已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因此产业也在向着多元化发展。
3、晋城和长治有什么文化差异?
长治与晋城在地理方面同属于晋东南范围,同处于古上党地区,海拔方面明显高于太行山以东的河南和河北临近区域,也高于省内的晋中、临汾和运城,两地在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方面大同小异,比如农耕、煤铁冶炼和丝绸纺织产业,在长治和晋城都有悠久的传统基础,也因此形成了一度非常厉害的晋商分支的潞泽商人。两地文化的主要差异有四方面:1.区域地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