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西 > 河池市 > 满月飞明镜,杜甫中秋节诗句

满月飞明镜,杜甫中秋节诗句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2-12 00:03:40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杜甫中秋节诗句

水调歌头宋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夜忆舍弟朝代:唐代作者: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赏析意境赏析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杜甫的 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月夜思乡》  唐·杜甫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杜甫中秋节诗句

2,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的解释

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 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割刮! 出自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意思: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割刮! 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归去吧!路上的霜露象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的白毛。 应该能帮助你吧
中秋节八月十五。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原文: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其一】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此时月光如水,明亮如昼,好似那月中的兔儿,也秋毫可见!【其二】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兵营里士兵的刁斗敲响了催晓的声音,月宫的蟾蜍也自然倾斜。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的解释

3,杜甫关于中秋的诗句

《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杜少陵,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为“李杜”、“大李杜”,后人称他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少年时代游历多地。三十五岁以后多在长安,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759年弃官入川。770年冬逝世。杜甫虽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也狂放不羁不乏豪气,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有《春望》《三吏》《三别》等名作。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译文: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原诗:《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唐代: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杜甫的 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杜甫关于中秋的诗句

4,中秋节的诗词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杜甫 唐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中秋节诗词选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意思: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 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割刮! 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 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归去吧! 路上的霜露象雪一样洁白, 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 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的白毛。
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此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选自《全唐诗》,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此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极力写月亮之亮,进一步反衬自己思念远征的亲人,祈愿平息战争,国泰民安。《八月十五夜望月》这首诗采用了虚实结合,想象,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怀念家乡,入骨的相思的思想感情。   译文: 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   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割刮!   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   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归去吧!   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   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   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的白毛。

5,杜甫写的描写月亮的诗要解释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月夜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春宿左省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杜甫:寄韩谏议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杜甫:古柏行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杜甫:寄韩谏议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杜甫:古柏行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月夜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春宿左省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杜甫:寄韩谏议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杜甫:古柏行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追问《月圆》的解释 回答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解释:今夜在鄜州的上空有一轮皎洁的明月,我的妻子一定一个人在闺房中独自望月。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得思念远在长安的父亲。香雾沾湿了妻子的秀发,清冽的月光辉映着她雪白的双臂。什么时候才能和她一起倚着窗帷,仰望明月,让月光照干我们彼此的泪痕呢!赏析: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闺中只独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这已经透过一层。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作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在一二两联中,“怜”字,“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而这,又应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吟味。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未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往日的“同看”,则暗含于一二两联之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不是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往事吗?我们知道,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胜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分忧;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哪能为她分忧啊!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月夜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春宿左省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杜甫:寄韩谏议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杜甫:古柏行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6,关于中秋节的诗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 刘禹锡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不知道对不对,如果错了的话你也不要怪我啊!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胆子很小的人!
天上月圆 人间月半 月月月半逢月圆三十年尾 初一年头 年年年头接年尾
中秋佳节,思国思乡缠绕心间。对每一个远离家乡的人,明月的光辉不分界限,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它的抚慰,正如祖国对她人民的关怀,不会因远隔重洋而忽略。十五夜望月王 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关 山 月李 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月下独酌李 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夜 思李 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嫦 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八月十五夜月唐 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月夜忆舍弟杜 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霜 月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 刘禹锡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中秋月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 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中秋待月陆龟蒙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 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中秋见月和子由宋 苏轼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中秋登楼望月宋 米芾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倪庄中秋元 好问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帡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 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诗钞》) 米芾(1051--1107),字元璋,襄阳人。官至礼部员外郎。能为诗文,尤长于翰墨,书法为宋代大家。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文章TAG:满月明镜杜甫中秋满月飞明镜

最近更新

  • 处女金牛,处女座 金牛座

    处女座金牛座处女座:金牛座配对指数友情:5★爱情:4★婚姻:5★亲情:5★谈情必读:非常接近的一对非常情侣,大家都是土象星座,观念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同样追求平实而稳定的生活,不喜 ......

    河池市 日期:2023-05-06

  • 印象深刻的一个人,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作文500字

    本文目录一览1,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作文500字2,一个印象深刻的人200字3,印象深刻的一个同学作文4,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120字1,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作文500字让我印象深刻 ......

    河池市 日期:2023-05-06

  • 爸爸英文怎么写,爸爸的英语单词怎么拼写

    爸爸的英语单词怎么拼写Dad、father、-Fatherfatherdad2,爸爸的英文怎么写FATHERdadyfather,dadfatherfatherfatherdadd ......

    河池市 日期:2023-05-06

  • 6月26日是什么星座,626是什么星座

    626是什么星座巨蟹座巨蟹座{0}2,农历6月26日是啥星坐农历2019年六月廿六的星座:狮子座(出生日期7月23日-8月22日,对应阳历2019年07月28日星期日)狮子座(Le ......

    河池市 日期:2023-05-06

  • 蓝屏怎么修复,电脑蓝屏了怎么解决

    电脑蓝屏了怎么解决2,电脑蓝屏怎样修复1,电脑蓝屏了怎么解决这不是蓝屏,这个是启动引导失败,你有U盘pe就引导进入修复一下看看,不行只能重装系统解决一般都是由系统软件、内存、硬盘引 ......

    河池市 日期:2023-05-06

  • 黎明的家世,黎明 老家是那的

    黎明老家是那的北京{0}2,黎明的父亲叫什么名字黎新生,是印尼华侨,祖籍广东梅县。孙行者,行者孙,着行孙{1}3,黎明是哪里人回答是香港的别来烦我黎明,是北京人氏,后来当年才移民过 ......

    河池市 日期:2023-05-06

  • ps怎么返回上一步,在PHOTOSHOP里面画图出错时候如何返回到上一步

    在PHOTOSHOP里面画图出错时候如何返回到上一步2,photoshop怎么返回上一步1,在PHOTOSHOP里面画图出错时候如何返回到上一步快捷键:只要返回一步,就Ctrl+Z ......

    河池市 日期:2023-05-05

  • 家教作文,有关家庭教育的作文

    有关家庭教育的作文2,关于家风家教作文800字1,有关家庭教育的作文推荐一些不错的素材供参考:http://www.texunxuexiao.com/http://www.hten ......

    河池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