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改回徽州,这个讨论由来已久,这已经不是民意一厢情愿的事了,已成了官方行为,也就是说是省里和黄山市领导有没有这个想法提上日程的事。虽然各有利弊,最终取决于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没有促进作用我不是政务人员,只是邻省普通的公民,只能说一下自己的见解,可能有不妥,望凉解,徽州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
改名黄山,随着时间的推延这些徽州文化渐渐淹没在黄山美丽的风景中黄山是天设地造、鬼斧神工,是大自然的恩赐,而徽州的历史与人文气息像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书、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菜、新安画派等等,可能还有很多。是古老的徽州人智慧与心血的结晶,是几千年文化的积淀的结果,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一个地区与城市只有文化振兴了,才能真正称得上旅游城市。而对于旅游产业来说,它却是一扇窗,让人们在眺望窗外的同时,产生对生活的感悟,进而是对文化的理解与向往,两者完美的结合,才能持久、健康地带动其它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改名徽州或许能让人产生当地文化的联系,但已经不是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复名徽州能把古徽州多元的文化精髓弘扬广大?让更多五湖四海的人去了解和研究,来黄山不但欣赏与世一绝的美景,更有灿烂徽州文化的熏陶,真正实行旅游+,
3、黄山市改名徽州好吗?
我认为好。徽州改名为黄山的三十多年,徽州文化毁了大半,徽州文化与藏文化,敦煌并称三大地域文化,有着完整的体系,而如今,徽州从地理上被分割,徽文化没落之快令人害怕,如今其影响力已远不如藏文化与敦煌,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历史原因造成的地理分割已经无法挽回,而徽州改成黄山更是一个“败笔”,多年前,小平同志登黄山,发表黄山谈话,并说“要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黄山要成为最富的地方”,经济落后的徽州地区迎来了一次大变革,为了打好黄山的旅游牌,将徽州改名为黄山,而这时的人们看到了改名带来的福利,却没有想到改名给徽州的沉重的打击——现在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有多少知道家乡的繁荣文化与深厚底蕴?这些年当局开始察觉徽文化的重要性,开发黄山的同时也带着开发徽文化,圈养起古民居,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可大多数浮躁旅客,只留恋那粉墙黛瓦的烟雨江南,不注意这背后的千年沧桑,是啊,连徽州人自己都快遗忘的文化,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外乡人去了解接受呢?徽州,真的就在眼前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