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登基时,武佳氏被封为云贵人,咸丰三年册为云嫔。在咸丰九年因幸得到咸丰的宠爱,遂得以晋升为禧贵人,她一开始是刻意取悦于咸丰皇帝,待生下皇长子以后则原形毕露,甚至也不大把咸丰皇帝放在眼里,让咸丰皇帝头疼不已,咸丰自身条件咸丰虽然贵为皇帝,可是自小身体就不好,体弱多病,经常小病不断。
1、如何评价咸丰?
爱新觉罗·奕詝也就是咸丰帝是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咸丰帝的能力还是可以的,就是从所处的时代他,他这个皇帝非常不走运,在咸丰一朝,南方都被太平天国占了,北方的捻军四处活动,外部还有英法联军来烧圆明园,自己仓皇逃到热河并最终死在那里。怎么看咸丰的时期非常像明朝的崇祯时期,内外交困,大厦将倾,
但咸丰帝明显比崇祯强不止一个档次,咸丰帝稳住了局面,延续了清朝的国祚,没有成为亡国之君。咸丰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的对朝政改革,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咸丰帝比崇祯最强的地方在于用人方面。咸丰帝大胆启用肃顺等革除弊政,同时信任曾国藩为首的汉人统兵对付太平天国,
崇祯多疑,刚愎,在他治下兵部尚书和各省督抚杀了好几十个。但咸丰帝用人不疑,放手让曾国藩办团练组织湘军,即便曾国藩“屡战屡败”仍支持他“屡败屡战”,用人专一、政策稳定,保证了清朝镇压太平天国。这一点崇祯完全做不到,有人说咸丰帝太好色,逃到热河还沉溺于女色,最后掏空了身子,死的时候才31岁。但另一种说法是,因为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对咸丰刺激太大,咸丰帝觉得愧对祖宗,实在没脸再干下去了,就纵情酒色麻醉自己,等于是慢性自杀,
2、咸丰皇帝有多少后妃?咸丰死后慈禧对她们怎么样?
咸丰作为满清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权的皇帝,他的存在感虽比不上康熙和乾隆,但较之雍正和嘉庆却要略胜一筹。咸丰一朝对内接连发生了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对外又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英法联军侵华战争,可以说此时的满清正处于崩溃的边缘,不过好在此时的咸丰开始抛弃了满汉之别,大量的起用了有真本事的汉官,包括曾国藩和胡林翼等人,而借助这些汉人,咸丰接连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
但不管如何此时的满清已经日落西山,剩下的日子等于是苟延残喘,当然现在的人最为熟知的不是咸丰,也不是他的“丰功伟绩”,而是他的妃子,那就是后世统治了满清半个世纪的那个老佛爷-慈禧太后。对于慈禧这个人,我想大家远比要知道咸丰的事情知道的多,想要了解慈禧的人也要比了解咸丰的多,就正如题主这般,既然题主想要了解咸丰死后,慈禧对咸丰留下的妃嫔是如何的,这里我就来详细的解答下。
当然既然是问咸丰死后的事情,那么在咸丰一朝或者更早死去的妃嫔我就不介绍了,孝贞显皇后孝贞显皇后就是我们熟知的在同治一朝与慈禧太后一起垂帘听政的两宫太后之一的慈安太后。她是咸丰朝的皇后,也是同治的嫡母,在咸丰驾崩之前,她被赐予了“御赏”印章,即母仪天下的权力,可以说在当时她是满清权力和地位最高的人。而慈禧也就是在慈安太后的帮助下才最终击败了咸丰所任命的八位辅政大臣,并获得了垂帘听政的大权,
可以说在同治一朝权力最大的不是慈禧,而是慈安,慈禧对于慈安只能是顺从而不敢有任何的忤逆之心。《清宫遗闻》曾这样评价慈安,说她“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简单的说就是慈安的德行非常高,且政治才能也极其突出,是一位会治国的实干家,但是就是这么一位有能力的辅政太后却突然在光绪七年暴毙于钟粹宫,年仅四十五岁,而对其的死因至今还是一个谜,有说正常病死,有说被慈禧逼死或毒死,总之是人云亦云到现在都未有定论,死因还是个谜。
庄静皇贵妃这位皇贵妃与慈禧太后可是颇有渊源,咸丰元年她与慈禧同日被选中为秀女,又在同日被送往圆明园,之后更是在同日被封为贵人,她为丽贵人,慈禧为兰贵人。不过在晋升嫔的时候,她要比慈禧晚一个月,咸丰四年十二月二十四她被晋升为丽嫔,后在咸丰五年五月初七生下了皇长女,由于她是第一个为咸丰皇帝生下子嗣的妃子,于是因此被晋升为丽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