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形上讲,重庆虽地形复杂,但地质稳定,地层坚硬。
稳定的岩层让重庆的建设成本非常低,所谓的比平原城市成本高百倍是假命题,建设成本反而低于地层松软的冲积平原。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和地铁等设施的施工上很容易体现。
从地理位置来讲,重庆是整个四川盆地的咽喉。
重庆所在的四川盆地在在传统汉地中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地理单元,封闭而富饶,虽然坐拥天府,但四面环山对外交通困难,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
既然陆路十分艰难,那么水路对于四川盆地来说,就尤为重要了。四川盆地的水系,以川江(长江四川盆地段)为核心,组以岷江(上河)、沱江(小河)、嘉陵江(下河)。这三大支流涵盖了整个四川盆地,其与长江的交汇处,分别诞生了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国窖酒城泸州,以及我们今天说到的重庆。而位于最下游的重庆就扼守在这条通道的咽喉,整个天府四川的一亿多人口都是其腹地,是四川盆地联系中原的桥头堡以及水路的必经之地,自然要在此处建城。
从发展历史上看,重庆虽然修路比较难,但起家恰恰是因为现代交通。
在古代,整个四川盆地都闭塞,对外交通不便。而近代航运的发展,让这一情况有了改观。而这一改观的桥头堡城市,就是重庆。重庆成为国内顶级城市也就是从晚清时期开埠后开始的,随着现代航运发展。(这一点和青岛大连上海天津香港这些城市如出一辙。)
有了这一定的基础,外加上四川盆地以及重庆市区东西两条山脉形成的天然屏障,让老蒋在抗战时期把全国的有生力量集中到了重庆,重庆的的底子变得空前的厚。
解放后,重庆依靠着抗战时期的超常累积,并且作为有着近亿人口四川省的第一出海通道,经济上,工业上,铁路及水路运输上都是西南地区,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的绝对老大。
改革开放后,重庆的势头虽然相对沿海经济特区有所放缓,但是由于其基数实在在中西部地区鹤立鸡群,在80年代成为了全国第一个计划单列市(就是现在的副省级城市,重庆是第一个)。
然后就到了97年,全国第一个副省级城市,借着三峡工程的契机,携两个地级市涪陵市和万县市,以及一个黔江地区(这三个地级行政区位于盆地边缘,有大面积实打实的山区),又升了半级,变为省级城市了。
总结起来,重庆的兴起一是因为其地理位置优势带来的港口发展,二是占据盆地天险在二战陪都时期实现了跨越发展。
这两点是关键,至于市内交通不便的缺点,在现代工业文明中,被不断淡化,反而对于现代建筑工程来讲,稳定的岩层结构反而会降低施工设计难度。
---------------------------------
最后说点题外话,重庆名为市,实为省。而且是一个发展极度不均衡的西部省份。直辖前的老重庆9区12县,18年人口约1600万,GDP约14200亿元(含万盛、双桥),人均约8.9万元(上海人均13.5万元,北京人均13.9万元),其余三地市(涪黔万)人均GDP约4万元,是典型的“省会独大”省份。
97年直辖时,副省级重庆市合并了三个地级行政区,其中包含了14个国家级贫困县300万贫困人口。截止18年底,已减少到4个贫困县,13.9万贫困人口。
西部大开发开发的不是西部城市,是西部的贫困农村,这也是中国和发达国家差距最大的地方。
8. 重庆市区地理图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市区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四面环山,江水回绕,地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东西长470千米,南北宽450千米,总面积8.2万平方千米, 与湖北、湖南、贵州、四川、陕西等省接壤。
9. 重庆市区地形图
重庆地图,他是在抖音上一个比较火的视频,因为很多人会拍摄重庆地图,在地图上圈出自己的家乡在在发送视频,在抖音上搞视频里面添加文字音乐,在说家乡思念家乡,所以,重庆地图是重庆人思恋家乡的一个梗,所以有很多重庆人就玩重庆地图这个梗
10. 重庆各区县位置图
重庆东西南北中分别和5个省份相邻。
具体接壤的省份有四川省、陕西省、湖南省、湖北省、贵州省。其中东边主要是湖南省和湖北省,西边是四川省,南边是贵州省,北边是陕西省和四川省。地处角落交界(三省)的区县,有城口县(和四川、陕西交界),巫溪县(和陕西、湖北交界),秀山县(和湖南、贵州交界),江津区(和四川、贵州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