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则异军突起,据记载——清代共114位状元(包括2位满族状元),江苏占48位,其中扬州一市为18位当然,清代上海属于江苏管辖,加上现今上海87位两院院士,江苏院士人数是唯一超600位的省级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5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欧洲文理科学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1人,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1人。
1、南京大学有多少科学院院士?
截止2018年8月31日,南京大学共有院士47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5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欧洲文理科学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1人,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1人,
2、江苏教育究竟有多牛?两院院士人数排名第一,第三到第五加起来都没有江苏多?
江、浙两省自古以来就是文人汇集之地,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的全国人口大迁移,到南宋建都临安城(今杭州),近千年的时间里,北方许多的达官贵人们由于躲避战乱,或者向往这里的繁华而汇聚到了这里,再加上江浙一代,是我国良渚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所以,吴越人对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是有着很重要的历史传承的。
这里曾经出现过许许多多了不起的人物,如:彭祖、徐福、顾恺之、鉴真和尚、刘勰、范成大、吴承恩、施耐庵、徐霞客、唐伯虎、刘邦、项羽、孙权、勾践、王羲之、王献之、骆宾王、沈括、周恩来,以及陆游、赵孟頫、刘伯温、于谦、黄宾虹、蔡元培、鲁迅、矛盾、徐志摩、钱学森、丰子恺等等,新中国成立至今,江浙两省对教育的投入也是很大的,2018年,江苏在教育上的投入是2827亿元,浙江省的投入是2000亿左右,因此,江浙两省多院士,也就不难理解了。
作为江苏人,或者浙江人,为家乡感到自豪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绝对不是你吹牛的本钱!请问:作为一个江苏人或者浙江人,你为家乡做了多少贡献?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如果没有,你凭什么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作为外省人,或者旁观者,了解就行了,也没有反驳的必要,俗话说:“和气生财”嘛。不管是“你省”,还是“我省”,中国的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特别行政区),56个民族都是一家人,整天你省、我省相互攻击的人,都是些无能之辈,真为你们感到悲哀!有本事多为自己的小家庭和家乡作出点贡献才是正事,
3、是什么让江苏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人数上一骑绝尘呢?
可能文化 教育有关吧,我是安徽人,谢绝地域黑,我是在江苏读大学的,娶江苏老婆,上一份工作原因,我几乎跑遍了整个江苏,除了连云港没去过,江苏其他地级市都去过,江苏也算是半个家,我认识很多江苏同学,江苏人可能跟从小教育有关,除去个别,绝大部分待人很真诚,上次去张家港参加同学婚礼,行程酒店朋友全部安排的妥妥当当,真的挺感动的,因为历史人文,江南自古人文荟萃,而是江苏很重视教育,教育水平在全国那绝对是翘楚,这个值得学习,更值得我们安徽学习借鉴,我是很端正的角度去评价的,谢绝地域黑,希望江苏发展越来越好,安徽发展越来越好。
4、浙江籍院士落后江苏越来越多,是因为经济原因还是底蕴氛围原因?
江浙一直是中国文化教育高地,江苏更胜一筹,浙江也很厉害山东人说句公道话,江苏文化教育一直领先浙江,但浙江文化教育也厉害到没有追赶者先上个图,目前国内院士总数排名前十五的省市——粗略算一下,表中约有2500位两院院士,而江苏、浙江两省接近900位,占比三分之一还多,而且,两省院士人数是第三名山东的3倍和2.5倍,国内基本没有追赶者。
天下文章出三江,一千多年来,江浙一直是国内文化教育高地,江苏更胜一筹,浙江也很厉害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因为北方战乱,魏晋开始经济重心南移,一直到南宋,"三江"成为中国经济、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地区,天下文章出"三江"(江苏、浙江及江西)后来,江西逐渐沦落。而江苏则异军突起,据记载——清代共114位状元(包括2位满族状元),江苏占48位,其中扬州一市为18位当然,清代上海属于江苏管辖,加上现今上海87位两院院士,江苏院士人数是唯一超600位的省级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