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北省简称“冀”,是因为冀州的历史更为悠久。河北省的简称它的来历还包含着一段史话,(四)除此之外,对于河北省的简称“冀”,蕴含和寄托着美好的愿望,”“冀”是个多义字,在汉语里有多种含义,其中有一义是“希望”的意思,“冀”是个多义字,在汉语里有多种含义,其中有一义是“希望”的意思。
1、河北省的简称是什么,有什么来历吗?
河北省简称“冀”。那么,“冀”是什么意思?东汉时有一部推究事物命名由来的书叫《释名》,它在解释“冀州”这个地名的由来时这样写道:“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乱则冀治,弱则冀强,荒则冀丰也,”“冀”是个多义字,在汉语里有多种含义,其中有一义是“希望”的意思。在汉语的书面语言中,就有“希冀”、“冀望”、“期冀”这些词,
《释名》解释冀州这个名称的含义,就是在“希望”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冀”在此是希望、希冀的意思,“冀州”就是寄予希望之州,那么,简称“冀”的河北就是寄予希望之地了。河北省的简称它的来历还包含着一段史话,古时候,有一位治水的英雄叫“禹”,人们尊崇他为“大禹”,又因为他是我国第一个朝代“夏”的开国君王,又称他为“夏禹”。
说到他,大家应该都不十分陌生,《大禹治水》现在还广泛流传于民间,在那这个时代,洪水泛滥,他治理洪水以后,划全国为“九州”。其中一州就是“冀州”,到了战国时代,《尚书》中有一篇地理著作叫《禹贡》,对这件事作了记载。“九州”中头一个就是冀州,河北这块土地是古冀州的组成部分,以后不少朝代都在这里设过冀州,所以河北就简称为“冀”。
河北省还有一个代称“燕赵”,那是因为在战国时期,七个强大的诸侯国争夺霸业,在现在的河北省境内,北有燕国,南为赵国,所以后世就以“燕赵”作为河北的代称。古时把国都附近的地方称为“畿辅”,所以河北大地又有“畿辅之地”或“京畿”的美名,现在,河北省依然作为首都北京的屏护,也常常被称为“畿辅之地”或“京畿”。
2、河北省为什么简称“冀”,而不是“燕”或者“赵”呢?
(一)在人们的惯常意识中,“燕赵”往往是河北省的别称,其实,古代的“燕赵”之地,还包括现在的京、津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的部分地区。河北古称冀州,舜分置十二州,河北为幽州,《禹贡》亦为冀州。《周礼·职方》曰幽州,公元前15世纪,商王祖乙迁都于邢(今邢台市),经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至南庚迁奄,约130多年。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召公之子于燕国,封周公之子于邢国,河北成为燕、邢之地,春秋时期河北省北部属于燕国,南部属于中山国、赵国和魏国、西北部属代国。邯郸和邢台曾是赵国都城,(二)1928年,改名河北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为河北省,1952年,撤销察哈尔省,将其原察南、察北两个专区划归河北省;1956年撤销热河省,将其原大部分辖区划归河北省。
1958年,将河北省的顺义、延庆、平谷、通县、房山、密云、怀柔、大兴等县划归北京市,1973年,将河北省的蓟县、宝坻、武清、静海、宁河等五县划入天津市。形成河北省的现在辖区规模,河北地处华北,漳河以北,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其余为河北平原,面积为18.47万平方千米。
东与天津市毗连,东南部、南部衔山东、河南两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东北部与辽宁接壤,辖13个设区市,省会为石家庄。(三)河北省简称“冀”,是因为冀州的历史更为悠久,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大禹在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九州。冀州不仅是古九州之一,而且被誉为“九州之首”,
到了汉朝时期,东汉十三州包括:雍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另有一司隶校尉部,也称司州)。由此,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冀州要比战国时期的燕国和赵国更早出现,在多个朝代的行政区划中,冀州同样被长期使用,(四)除此之外,对于河北省的简称“冀”,蕴含和寄托着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