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资3000左右,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挤着往里钻。事业单位承担了大量的行政和政策落实等重要职能,所以对于事业单位的工资,我们认为应当按照工作量而进行判定,就工作量而言,事业单位月工资一万元,并不为过,我倡议,事业单位工资应该上涨到10000左右,不必太高,以平民愤。
1、医疗事业单位一个月工资多少?
我就是一个上班七年的小医生,三年前在事业单位待过半个月,事业单位的工资绩效怎么拿不太清楚,只知道当时去的时候基本工资1200,前三个月试用期没有奖金,关键是科室很忙,科主任仍然是不给奖金,当时待了半个月就走了(主要那点工资房贷一般都不够,别说生活养家了),后来到私立医院上班马上三年了,私立医院确实是对员工比较扣,但是还是可以勉强养家糊口的,保底的收入七千(这个也没什么不可以说的,事实就是事实),拿到手六千二三。
去掉房贷后还可以养活一家人,这段时间遇到疫情,单位二月份不给发奖金,就等于扣除了一半的收入,三月有一部分奖金。只想说一句,如果是医生一定会懂得我并没有胡说八道,如果不是医生或者想要给自己的孩子选专业的,很热爱治病救人这个伟大的事业的可以去学,如果想生活不太累还是不要入坑了!外人看起来都觉得医生收入会很高,但是那只是一少部分熬出头的主任级别的人,大部分收入不会超过一万,一些大医院的忙到要吐可能会有一两万的,
2、事业单位一个月到手1400工资正常吗?
试用期的事业在编人员到手工资真有可能出现拿1000多的情况,只不过说出去很多人不信罢了。单位二层事业单位去年招录了一名管理人员,原来在国企上班,每月到手4000多元,录用到单位后,试用期第一个月工资,他拿到手是1700多元,惊出他一身冷汗,怎么会这么低?事后,他找单位人事科询问工资明细,人事科工作人员向他详细解释了其工资构成。
他报考的是管理九级岗位,试用期期间岗位工资 薪级工资 津补贴等应发额也不过是2000多,扣除五险两金后,实际到手一千多是很正常的事,试用期转正定级后,工资额会有几百块钱的涨幅,除此之外还有绩效工资和增量绩效,收入会比试用期高出不少,但每月到手的收入也就是2000多。如果碰上调资后的社保、公积金的调整补扣,实际到手的工资完全有可能比原来的少,
2018年本地调整工资,当时补扣了一年的公积金、职业年金和相关社保,加起来有1000多,当月下属事业单位很多人到手的工资就没有超过2000。这是特殊情况,不是普遍现象,但事业单位工资待遇不高也是事实,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如果地方财政实力不行,事业单位人员特别是全部吃财政饭的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人员工资科级及以下人员扣除五险两金及30%绩效后,每月到手两三千的大有人在,超过四千的都已经算是高工资了。
3、一个月2100的工资,事业单位还有必要坚持吗?
一个月2100元的工资,还真没有继续干下去的必要了,你想想,现在全国许多城市的最低工资保障线都在2000元以上了,不管你是身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呆在富裕之地,都没有继续坚持下去了。笔者的理由主要有三个:第一、增资缓慢,根据我国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制度管理有关规定,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增长主要是依据调查比较结果、结合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物价水平等情况,适时调整工资标准。
建国以来,我国曾经历过四次大的工资标准调整,每次间隔大约在10年左右,这样,你在现有工资标准的情况下,一时间不可能大幅度提高你的薪资待遇,既是有大的调整,也要经历长时间的等待。第二、监管严厉,由于社会管理属性的需要,国家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承担了一定的社会和公营职能,手中或多或少握有一定的资源或监管权力。
在党的十八大以前,一些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虽然较低,但日子还是过得有滋有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反腐力度的加大,以及权力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监管严厉,事业单位人员以权谋私、权力寻租的空间将会越来越狭窄,违法违纪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第三、消磨意志。现在一些事业单位的人员薪资待遇不高,但依然有人为啥乐此不疲,安如现状?主要原因是其单位工作轻身,收入稳定,图个安逸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