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我国未成年人初犯的平均年龄为16岁,但到90年代,初犯的平均年龄已经下降到14-15岁,青少年为了给自己壮胆或者提高犯罪成功率,往往会纠集同学朋友一起犯罪,青少年受到网络恐怖、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影响,形成不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淡化了对法律知识的认知,未成年人犯罪特点:一、未成年人犯罪比例居高不下。
1、青少年犯罪率为什么 居高不下?未成年人犯罪特点:一、未成年人犯罪比例居高不下。目前,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从小对孩子的爱造成了孩子过分自私和极端,导致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并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成为犯罪人口结构的主要部分;二是犯罪年龄趋于年轻化,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我国未成年人初犯的平均年龄为16岁,但到90年代,初犯的平均年龄已经下降到14-15岁。这和青少年沉迷网络有很重要的关系,青少年受到网络恐怖、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影响,形成不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淡化了对法律知识的认知。第三,犯罪性质多为暴力犯罪,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类型主要集中在使用暴力或者有明显暴力倾向的案件,如抢劫、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等。由于对法律知识理解薄弱,作案时鲁莽暴力;第四,作案方式团伙化,青少年为了给自己壮胆或者提高犯罪成功率,往往会纠集同学朋友一起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