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由于杨贵妃特别喜欢吃荔枝,特派快马从长安取荔枝给她吃,荔枝味美好吃不贵,荔枝有很好的强精作用。”据史料所载,荔枝在四川广泛种植,比如成都啊、重庆啊、眉山市、德阳市、嘉乐山市都是荔枝种植大市;身为宋朝的小伙子如果自己体力好,可能跋山涉水去四川本地去吃荔枝。
1、杨贵妃吃的荔枝,产地在哪里?
唐代诗人杜牧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道出了杨贵妃对荔枝的热爱,也反衬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那杨贵妃所钟爱的荔枝到底是哪里产的,史书上曾经有不同的看法,总结起来大概有三种产地说,分别是岭南、福建、巴蜀(四川)三个地方,1、岭南与杨贵妃同时期的众多诗人诗中均有记载,其中杜甫诗中:“忆昔南海使,奔腾进荔枝”(《病桔》)、“炎方每续朱樱献,皆是岭南贡荔枝”(《解闷)》;鲍防的《杂感诗》:“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
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皆从林邑山,”还有中唐人李肇所编撰《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说的都是杨贵妃吃的荔枝是从岭南运来的,另外北宋编撰的《新唐书》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都认为是岭南的荔枝。2、巴蜀(四川)唐代四川也盛产荔枝,主要集中在涪州、巴州(四川巴中)、通州(四川达州)一带,杨贵妃喜欢吃荔枝也是因为故乡盛产荔枝,从小就爱吃荔枝的缘故,
从古籍中的“荔枝道”(子午道)可知,通过“荔枝道”(子午道),能够在2日之内把荔枝运达长安,保证荔枝的新鲜。当然唐代现存的关于巴蜀进贡荔枝的资料,仅有元稹的《元氏长庆集》卷三九《浙东论罢进海味状》记载:“臣伏见元和十四年,先皇帝特诏荆南令贡荔枝,”从宋朝开始,很多人认为杨贵妃所吃的荔枝是来自巴蜀,也就是杨贵妃的故乡。
比如苏轼的《荔枝叹》:“唐天宝中,盖取涪州荔枝,自子午谷路进入,”蔡襄的《荔枝谱》:“唐天宝中妃子尤爱嗜,涪州岁命驿致。”而现代历史学家严耕望、冯汉镛、蓝勇等也认同杨贵妃的荔枝来自巴蜀,如严耕望的《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山剑滇黔区》里就收录有《天宝荔枝道》,支持荔枝来自巴蜀的说法,并且从路程上看,巴蜀离西安最近,方便运输,能保持荔枝的新鲜口感。
2、1000年前的北宋,河南小伙如何才能吃到荔枝?
宋代的朋友们怎么能知道荔枝呢?其实古代文人——不单单是苏轼——已经在文章里已经介绍了他们获得荔枝的方式,很简单,方法也很多,不过我先卖个关子,咱们首先先说了宋朝荔枝的分布以及基本情况,一宋代荔枝基本情况:分布和品质宋代的名人蔡襄曾经说道:“荔枝之于天下,唯闽粤、南粤、巴蜀有之。”据史料所载,荔枝在四川广泛种植,比如成都啊、重庆啊、眉山市、德阳市、嘉乐山市都是荔枝种植大市;身为宋朝的小伙子如果自己体力好,可能跋山涉水去四川本地去吃荔枝,
当然了,在四川吃荔枝,并不能吃到最好的,说到底,四川的荔枝只能在全国排第二。宋代文人郭知达在《九家集注杜诗》中评价四川荔枝,“蜀荔枝小酸而肉薄,其精好者仅比闽之下品”虽然描述中,过分贬低四川荔枝,但他说的排名却是正确的,因为,最好的荔枝确实在福建,那位郭知达老先生又说了,闽中荔枝“肌肉甚厚、甘香、莹白”。
蔡襄也曾经评价福建荔枝乃“真荔枝也,闽中唯四郡有之,福州最多果品卓然第一”对了,据说现在福建西禅寺中还有一颗宋代的荔枝树,如今还能结出荔枝,真是造福后人呐,而苏轼吃的岭南(南粤)荔枝,只能排名第三。估计苏轼要到了福建那就不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了,或许是三千颗了,哈哈,下面要说正题了,一个宋朝的小伙子怎么能吃到荔枝呢?二商业发达市场可以买到除了刚才说的跋山涉水去“蜀、闽、南粤”当地买,还有一个很方便的途径,你可以去市场上买到。
别不信,还是蔡襄蔡老师说的,他说:”(荔枝)初着花时,商人计林断之以立券,若后丰寡,商人知之,不计美恶,悉为红盐者,水浮陆转以入京师。外至北戎、西夏;其东南舟行新浮、日本、琉球、大食之属,莫不完好,重利以酬之,故商人贩益广,而乡人种益多,一岁之出,不知几万个亿,”简单解释一下,荔枝不仅送到了东京汴梁,这不就是河南嘛?不仅如此,远处能送到日本,伊朗,商业运输真发达啊还有个问题荔枝卖多少钱呢?据黄庭坚说,戎州的荔枝,“大如鸡卵,味极美”,“每斤才八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