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的印象其实最早在晋朝的《华阳国志》就有记载泸州人的印象。泸州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遗存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当然那是早年的说法,如今的泸州人且不就算明末清初也是大把移民入川到泸州,各种变化,但是山水基因的性格,还是决定了大部分泸州人遗留下来,耿直豪爽,敢拼敢干的性格。
1、你的先辈是从哪里迁入四川的?
湖广填川时,大多数迁徙到四川的人,必须先到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集合,然后再由官府登记分配,就像是一个移民中转站,所以,大多数的川人都以为祖上来自麻城孝感,其实未必!历史上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说!潼南塘坝王氏家族(含周边遂宁、安岳、大足、铜梁、合川的部份王氏)的字辈:一仲国正大,文学启洪先;祖宗维泽裔,永世胤朝元。
自1744年始修入川族谱,一仲两辈实未入川,因当时各方面条件简陋,况且文化有限,所修族谱甚简,再则年久失修、族谱残缺,曾误传是“三槐堂王氏”,而2015年重修族谱时经专业小组人员去鄂湘赣实地走访查谱考证,核实属“庐陵太原王氏-赣湘王氏”。祖居太原,唐僖宗中和年间(约在公元883年)从山西太原经蜀入赣,初居庐陵(今江西吉安),
后代某支在“江西填湖广”时西迁湖南邵阳,清康熙癸未年(公元1730年),二十七世祖国玺、国铭、国琏及堂兄弟国治从湖南宝庆邵阳仁凤都经湖北麻城孝感徒居入川,国玺、国铭、国琏落业于潼川府遂宁下安里(即今重庆潼南塘坝),鼎足而居,后代人丁繁茂,在川渝开枝散叶,有迁居于云贵湘鄂粤赣皖者;国治落业于安岳龙台。重庆湖广会馆有族谱可查,
2、四川泸州怎么样?
风光旖旎的泸州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地处长江和沱江汇流处。辖江阳、龙马潭、纳溪三区和泸县、合江、叙永、古蔺四县,幅员12243平方公里,人口462万。气候温和,物产富饶,荔枝、龙眼等佳果久负盛名,境内江河纵横,素有"鱼米之乡"、"天府粮仓"之称。泸州又是多民族聚居地,民风纯朴,民俗独特,
泸州古称江阳,西汉景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51年)置江阳县建制并筑城寨,至今已有2150年历史。1983年建立省辖泸州市,宋代,泸州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达到了极盛时期。史书记载,宋徽宗颁诏书云:"泸州,西南要会,边阃之寄付非轻,可升为节度,仍赐名泸州军,"明代,泸州跻身为全国33个商业都会之一,四川仅成、渝、泸三个城市。
1994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继后又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享有"酒城"美誉,泸州城肘江负山,枕带双流,扼蜀南、渝西、黔北、滇东交通咽喉,有"天生重庆,铁打泸州"美誉。长江、沱江如两条彩带,绕城而形成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美丽壮观的城市风貌,江阳道上,花团锦簇;滨江路上,游人如织;长江岸边,酒楼、船舫、渔村,灯红酒绿。
山川灵秀的泸州,展示了清代大诗人、大书画家张船山(问陶)笔下的“滩平山远人潇洒,酒绿灯红水蔚蓝,只少风帆三五叠,更余何处让江南”的境界。张坝桂圆林江阳大地多佳景,国家级森林公园佛宝,被誉为地球同纬度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常绿阔叶树泸州佛宝带,景区面积达380平方公里;古蔺黄荆原始森林、八节洞瀑布、红龙湖、二郎美酒河、吴公岩、白马洞、乌龙洞等等,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位于市区茜草坝长江岸边的泸州桂圆林风景区,沿江岸十华里翡翠长廊,被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誉"四川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的理想场所",
叙永丹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画稿溪、龙泉洞;泸县玉蟾山、玉龙湖;纳溪天仙洞、凤凰湖;江阳区方山、杨桥湖、甜蜜樱桃园、桂妃园、泸州桂圆林的"山、水、园、林";合江省级风景区笔架山、法王寺、将军湖和巴蜀一绝--泸州汉棺、尧坝古镇、福宝古镇;龙马潭区九狮山、大通山、芙蓉岛、龙马潭、洞宾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