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国都定在成都是非常明智的选择的,成都此地土地肥沃,人口密集,非常适合发展。其一,虽然在最权威的三国历史书籍,既陈寿《三国志》中记载的是公元223年4月刘备病逝,5月诸葛亮扶灵柩回成都,8月下葬,也就是说确定刘备是葬在成都的,该书记载甘皇后和刘备同葬,但是甘皇后是明确葬在奉节的,那刘备到底是奉节还是成都呢。
1、刘备在鼎盛时期选择成都、重庆、荆州哪里定都最好?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下面小编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1.鼎盛时期肯定也是选择成都比较好,因为当时成都的地理位置是比较好的。因为当时的成都距离汉中的位置是比较远的,汉中兵家必争之地,一旦汉中被突破蜀中就危险了,而成都与汉中之间还有绵阳这些重镇,所以成都的位置是比较好的。2.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肥沃的成都平原可以提供大量的资源,另外的都江堰水利也可以造福成都百姓,
成都的西边是青藏高原,在当时是没有敌人的,东边则是龙泉山,成都东西两边是不用担心敌人的。3.当时的刘备面对的敌人是北方的曹操,还有潜在威胁江东的孙权,这也就意味着国都一定不可以太靠近北方,也不能太靠近江东。所以荆州和重庆都被直接排除了,而且当时的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把国都定在这里无疑是自取灭亡,总结:刘备国都定在成都是非常明智的选择的,成都此地土地肥沃,人口密集,非常适合发展。
2、刘备声称“兴复汉室,讨伐曹贼”,为何自己却在成都称帝?
方圆论坛观点!刘备此人素来胸怀大志,虽然刘备自称是汉室后裔,但是具体是真是假这个还真值得怀疑。汉室从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整个刘氏后裔就多的数不胜数,除了一些有爵位在身的皇亲后裔之外,其他没落的刘氏宗族也是为数不少。而刘备出身低微,以织席贩履谋生,赶上天下大乱准备搏一把大的,富贵险中求,打着汉室子弟的旗号想要匡扶汉室。
但是刘备的身份一直都被人质疑,人证没有,物证没有。事实上汉室宗族族谱里根本就没有查到刘备,但是“三人成虎”这个道理刘备可谓是深有研究。刘备见谁都要说一遍自己的汉室后裔,听的人多了自然就有那么点印象,而刘备真正的确定了自己合法汉室后裔的名望还是靠的皇家认证。刘备势穷投靠曹操之时,曹操给献帝引荐刘备,刘备又把自己汉室后裔的名头说了一遍,但是刘备没有族谱,虽然刘备的一些祖宗刘备都说对了,
但是刘备没有族谱这就是一个最大的缺陷。因为当时的族谱就好比现在的身份证一样,只有族谱才能确定你这个人的合法身份。但是当时的汉献帝可不管刘备这个皇叔是真是假,汉献帝需要的是可以给自己卖命,自己可以信任的人手。由于当时汉献帝被曹操所控制,他迫切的想要笼络一些可以为自己所用之人,而刘备的出现给了他这个机会。
所以不管刘备这个皇叔身份是真是假,汉献帝都会认下来。因为不管是真是假他都会是汉献帝的助力,当时的汉献帝也没有资格去吹毛求疵了。而刘备此人为什么能屌丝逆袭,从一个织席贩履之徒变成蜀汉之主,刘备之所以能够成功全靠皇叔这个头衔。要知道汉朝时期可是很看中等级观念了,汉末诸侯哪一个不是世家大族之人。刘备一个一穷二白的屌丝如果没有汉室皇叔这个头衔根本不可能成事,
小说《三国演义》可谓是处处都在体现“尊刘贬曹”。但是整部小说下来,也处处体现了皇叔头衔对于刘备的重要性,刘备初见水镜先生时,水镜先生根本不知道刘备。但刘备一说自己是皇叔刘备,水镜先生才肃然起敬,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时候说自己是前将军。而门童根本不知道前将军刘备是谁,刘备再说自己是皇叔刘备。门童这才恍然大悟,
就连刘备和诸侯会盟进攻董卓的时候,袁绍根本看不起刘备,连个座位都不给他,但是一听说他是汉室后裔才给了他一个小凳子。并且和他说我只是尊重你是皇室后裔,并不是尊重你这个人,由此可见刘备的一生,汉室后裔这个名头对刘备帮助颇多,就连两个兄弟张飞关羽,也是全靠这个头衔给忽悠过来的,否则按照《三国演义》张飞一个大地主,关羽一个游侠,凭什么认一个织席贩履的刘备当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