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邦助,是你和人之间对等关系,送礼多少一是根据所在地民俗底数,二是参考人家上次人家送你礼多少、还礼略高。送礼分亲礼和朋礼,亲礼又分亲疏多少礼金不一,朋礼分关系同档次区别不宜太格外‘,一般200-300的根本拿不出手,“礼者、敬人也”,礼是表达对人的敬重,他和喜庆活动中礼仪,仪式是一路的,“长短是个棍,大小是个礼”。
1、杭州随份子钱一般是多少?
即使在杭州,地方不一样包的红包也不一样的!这个跟当地的风俗有关系!像我们普通农民,但我们这个区块发展的还比较快的!所以普通朋友不低于500!闺蜜基本一千以上!亲戚都是2000以上!包200-300的基本都是外地的同事!清一色的200-300!还有人封400的!我们这里不会有人封400因为忌讳4这个数字!基本都是500-600-800-1200-1500-1600-1800这样的!不过封红包不用觉得亏!因为你一定吃的回来!这边人办喜酒好面子!办喜酒基本都是亏的!菜品都是比较好的!香烟都是一包利群一包中华!糖果有些都是清一色费列罗巧克力!或者清一色德芙巧克力!还有各种伴手礼品!所以一般200-300的根本拿不出手!不过对我来说结婚就图个热闹!能来就已经很好了!封多少真无所谓!大家一起开心开心!所以根据自己经济情况来封!不用勉强自己!如果新郎新娘因为你封的少看不起你!就不要做朋友了!。
2、帮助过自己的朋友,结婚随多少礼金合适?
其实邦助和送礼原本应是两回事,两者有共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不能全混为一谈,“礼者、敬人也”,礼是表达对人的敬重,他和喜庆活动中礼仪,仪式是一路的,“长短是个棍,大小是个礼”!邦助、是人与人之间有困难时的一种实质的邦助,今天我有困难你邦我,明天你有困难我邦你,投挑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他讲的是报答,不是敬重,也不是礼仪。
那么为啥常人又多分不太清而联系在一起了呢?帮助和送礼,有相同的地方,邦助是“投桃报李”,你邦了我我回报你;送礼是“礼尚往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一礼还一礼;在这点来说是相同的。送礼和邦助同样受情感支配,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邦助是你邦助了我,我邦助你,。回报你以感激之情,送礼多是亲戚朋友关系,或者是对方的行为曾感动过你,你选择以送礼形式作为报答,
但邦助和送礼还是有不同的地方。相互邦助,是你和人之间对等关系,送礼多少一是根据所在地民俗底数,二是参考人家上次人家送你礼多少、还礼略高,送礼牽涉到当地社会风气民俗,你与人的亲疏排序关系。送礼分亲礼和朋礼,亲礼又分亲疏多少礼金不一,朋礼分关系同档次区别不宜太格外‘,你因朋友邦助过你,心存感激、选择以送礼形式予以报答,但关系还是朋友关系,不是亲戚,送礼还是朋礼数,如果你觉得应多送以明心意,可比一般朋礼高点,但也不要太格外。
3、如果你娘家的弟弟结婚,你们会随多少礼金?
这个事情说来惭愧呀,我这个当姐姐的那时因为一直没嫁,而我弟弟的女朋友已经怀孕了,未婚先孕。我那时却连男朋友都没有,我爸妈都急死了,因为我们老家的习俗是弟弟上面如果有姐姐,要姐姐嫁了弟弟才能再娶。眼看这事已经火烧眉毛了,恰好这时我老公出现了,我们是初中同学,好多年没联系了,因为上学的时候就对彼此有好感,见面后感情迅速就升温了,谈恋爱谈了两三个月我爸妈就催着要去老公家里看看,好把亲事早点定下来,
后来双方父母见了面,彼此都挺满意的,然后就把婚事定在了元旦,那时我们谈恋爱只谈了两三个月,是名副其实的闪婚。因为我弟的女朋友那时肚子已经很大了,她不愿意大着肚子穿婚纱,所以就决定了他们的婚事定在正月初五,说是她们老家那边都兴这种风俗,要女方生了孩子以后再摆酒,还说别人家都这样,也不觉得丢人,因为生子后再摆酒已经是他们那边见怪不怪的事情了。
后来弟弟大婚的时候我包了2018块钱红包,然后老公是单独包了2088块钱给弟弟,就相当于是给他们孩子包的,因为我弟结婚摆酒的时候把他们孩子也抱去了。当时我跟老公也不是特别富裕,两人一起加起来包四千多也是按照我们当地的随礼的行情来包的,我也不知道这个礼钱算多的还是少的,当然,如果做姐姐的生活条件比较好,不差钱,给弟弟多包点礼钱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