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险阻xiǎnzǔ:道路险恶难行,不易通过“这一段山路真是险阻难行”例: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羯霜那国》:“山极峭峻,虽有狭径,加以险阻,两傍石壁,其色如铁,”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险阻xiǎnzǔ:道路险恶难行,不易通过“这一段山路真是险阻难行”例: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羯霜那国》:“山极峭峻,虽有狭径,加以险阻,两傍石壁,其色如铁,,“艰难险阻”说明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道路高低不平,险恶难行,艰难困苦。崎岖qíqū:山路不平“崎岖而经丘。”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险阻xiǎnzǔ:道路险恶难行,不易通过“这一段山路真是险阻难行”例: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羯霜那国》:“山极峭峻,虽有狭径,加以险阻,两傍石壁,其色如铁。”诗曰:“九疑山深几千里,峯谷崎岖人不到。”峻青《乡音》:“这二把手小车,在这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走着,发出一阵阵刺耳的尖叫声
“艰难险阻”说明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此典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楚国联合曹、卫两国进犯宋国,宋国向晋文公求救。于是晋文公马上出兵救宋,一鼓作气攻下曹、卫两国。楚成王看到两个盟国被攻下,晋国又与齐国、秦国结成了新的同盟,心里非常害怕,于是就叫围攻宋国的楚将子玉撤离宋国,并告诫他说:“晋文公在外颠沛流离了19年才回国做了国君。”还告诉他:“兵书上说过,进攻要适可而止,如遇到难于战胜的敌人就应该退却。”可是子玉不听他的劝告,结果楚军大败
3、“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是什么意思?(重耳)艰难险阻,都经历过。是城濮之战的时候,楚成王对大将成得臣描述重耳的话,让他不可轻敌,1.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备:尽,全,尝:经历。2.后以“备尝辛苦”谓受尽了艰难困苦,3.唐.韩愈《顺宗实录》卷一:“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亦作“备尝艰苦”,4.峻青《焦裕禄的光辉》:“因为只有共产党,才能把这样一个在旧社会备尝艰苦的穷孩子,培养成一个如此优秀的县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