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也有一些治疗痔疮的其它传统疗法,比如针刺、艾灸。痔疮仅有便血,没有脱出的症状,用中药治疗即可,此期多为风热肠燥证,中医以凉血地黄汤加减治疗;也有一些喜食辛辣所致的湿热下注者,多用脏连丸加减治疗,此期一般不手术,痔疮分为4期,下面看看哪期用中药治疗即可,哪期需要手术治疗。
1、中医怎么治疗痔疮疾病?
十人九痔的说法放到现在,依然不为过。现在的人们,多数有久坐的习惯,特别是学生、公务员等需要伏案工作者,这类人群患痔疮的概率大大增加,另外长期便秘、腹泻、喜食辛辣者依然逃不过患痔疮的风险,对于边坐马桶边玩手机的人也要注意啦,一玩起手机,便不顾时间,久而久之,痔疮就会找上门。痔疮在中医里分为风热肠燥、湿热下注、脾虚气陷、气滞血瘀几个证型,
根据临床观察,中药治疗效果较好的证型为风热肠燥证,此证相当于痔疮初期,一般仅有便血,无其它不适;需要手术的痔疮证型多为气滞血瘀型,多为痔疮病情深重期;而对于湿热下注所致,且病程较长,中药内服难以缓解者,建议手术 中药外敷治疗。痔疮分为4期,下面看看哪期用中药治疗即可,哪期需要手术治疗?1期痔疮仅有便血,没有脱出的症状,用中药治疗即可,此期多为风热肠燥证,中医以凉血地黄汤加减治疗;也有一些喜食辛辣所致的湿热下注者,多用脏连丸加减治疗,此期一般不手术,
2期痔疮除便血外,亦有脱出症状,便后脱出可自行回纳,根据临床观察,此期湿热下注重症、脾虚气陷轻证较多,湿热下注者用脏连丸加减,脾虚气陷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湿热下注重者可引起肛周湿疹,若湿疹缠绵难愈,可考虑手术封闭,然后用中药外洗,3期痔疮便血 脱出症状,但便后需用手回纳,此期脾虚气陷证较多,中药多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4期痔疮便血 脱出,便后用手亦不可回纳,且咳嗽、走路时也可自行脱出,此期气滞血瘀证较多,中药多选用止痛如神汤加减,但由于此期病人多日积月累所致,病程较长,症状较重,建议先手术治疗,然后中药预后,另外,中医也有一些治疗痔疮的其它传统疗法,比如针刺、艾灸。针刺多选用长强穴、气海穴、孔最穴、承山穴等治疗,艾灸适用于脾虚气陷所致者,多选用气海、关元、百会、脾俞等穴施灸。
2、治疗痔漏的中医良方有哪些?
痔疮共分三类,即内痔、外痔、混合痔,中医临床分为四型,即风伤肠络型,湿热下注型,气血两虚型,脾虚气陷型。常用中成药口服和外用也很多,外痔和混合痔一般常用外用栓剂和软膏治疗,内痔一般多口服治疗为主,注意饮食和休息,一般比较容易康复,肛瘘和痔疮是不同的病,大部分以手术治疗为主,2000年国家药监局批准了一个新药痔瘘舒丸,由偃师全生堂痔瘘研究所马寿仁老中医历经40年研制,经国家药监局批复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岳阳医院,上海四院以及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临床验证,对肛瘘有很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幼儿,老年人以及不适合手术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