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专业人才集中分布在上海(18%)、北京(12%)、深圳(9.5%)、苏州(7%)、广州(6%)等全国一线城市。我在深圳那几年,身边的朋友几乎都为着深圳变得更好而奋斗,对自己是深圳人这个角色有很深的认同感,并对新来深圳的外地人很是包容,工作或者创业,深圳的机会都比上海多太多太多。
1、一样的工作,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深圳,你们会选择哪里,为什么?
如果是上海人,那就选择上海。如果是外地人,那毫无疑问,选择深圳,工作或者创业,深圳的机会都比上海多太多太多!生活层面,上海虽然比较丰富,但如果衡量一个城市对外地人的友善程度,包容度,深圳比上海真的好太多。我在深圳那几年,身边的朋友几乎都为着深圳变得更好而奋斗,对自己是深圳人这个角色有很深的认同感,并对新来深圳的外地人很是包容,
2、机械专业去哪些地区发展好?
通常来说,机械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大到导弹卫星,小到顶螺丝钉,都离不开机械专业,也就是说容易就业;如果要说发展好,南方的城市更好一些,比如广东省的很多城市,江浙乡镇企业,大城市中,比如上海市、北京市的机械行业要好些;另绵阳,洛阳也较好。这个专业的纵深发展潜力巨大,关键是要踏实学好基础知识,并且能灵活运用,这样的专业人才才真正吃香;,
简单来说,苏州大学是一个多元组合的大学,上海大学也是一个多元组合的大学,实际上就是“大杂烩”,若干个学校合并在一起,不过但是他们两个都是211工程大学,不仅是靠地方财力的支撑,还有他们的实际的专业水平也不低。深圳大学历史较短,不到四十年的历史,发展很快,但是没有什么特色的专业,整体有些实力,但是目前还是没有像样的高水平的学科,
这三所大学,从专业水平的角度,目前看还是苏州大学最好,其次是上海大学,然后是深圳大学。苏州大学苏州大学校史上自认前身是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SoochowUniversity),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拆分组合,东吴大学的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的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
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后来陆续又合并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苏州医学院(2000年)。这些合并到苏州大学的高校里,苏州医学院不是不错的,原是核工业部直属院校,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苏州大学也在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苏州丝绸工学院相对一般,蚕桑专科学校只是专科。苏州大学目前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7000多人,硕士生14000多人,博士生4900多人,留学生约2000人,有教职工5700多人。本科专业13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3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二级(三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纺织工程、内科学(血液病)、放射医学、外科学(骨外)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苏州大学共有41个学科评级在C-以上,
A类评级学科有2个,评级在B 以上的学科共有14个,对于211工程大学来说,已经算是强势院校了。学校相对有特色的专业,放射医学,纺织工程;评级最高的学科是软件工程A-和设计学A-,其他水平较高的专业,有法学、汉语言、外国语、数学、化学、光学工程、材料等。上海大学上海大学在民国时期就曾经出现过,不过那所学校除了校名相同之外,其他也没啥关系了,
1983年,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上海市美术学校合并建立了新中国的上海大学。别以为名校的分校有多好,北京联合大学也是清华北大等一堆名校的分校合并组建的,在双非本科院校中,都算不上中上游的学校,原上海大学当年也是这个状态,当年那些大学的分校,都很一般的,和校本部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