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武汉人,对于黄陂话,丝毫没有听力障碍,可以这么黄陂话早就融入武汉话之中,应该不存在武汉人听不懂黄陂话的问题。假如武汉人,听不懂黄陂话,估计,这类武汉人,不是武汉、甚至不是武汉周边县市的人,而是居住武汉时间不久的居民,在武汉,黄陂话,蔡甸话,孝感话,等等,与武汉周边县市的话语,作为武汉人,应该都是能听懂的,要说比较听不懂的,只有大冶话。
1、武汉人究竟说的是什么话?
作为我在武汉生活了68年的老武汉人,我谈点对武汉话的了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汉人是汉口为中心,而汉口是指黄埔路到汉正街一带。这一带是解放前武汉的商业文化中心,包括江汉路到汉口长春街的各国租界,武汉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市一女中,即今天的市16中,我在1954年起生活在大智门活车站附近的天声街。
先后在一元路小学,市16中,市二中读书,我只知道那时武汉人是以黄埔路以上称为汉人口,黄埔路以下为乡下。因此正宗的汉口话是黄埔路以上的,而黄埔以下因靠近黄陂。很多黄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话中融入黄陂话,被中心城区即黄埔路以上的人称为乡里话,而武昌话又与汉口话不同。我们老武汉人一听就分得出来,而汉阳话因汉阳蔡甸人多,话音带有浓重的菜甸音。
2、在武汉,江夏人为何听不懂黄陂话,不都是武汉口音吗?
我就是武汉人,对于黄陂话,丝毫没有听力障碍,可以这么说,黄陂话早就融入武汉话之中,应该不存在武汉人听不懂黄陂话的问题,在武汉,黄陂话,蔡甸话,孝感话,等等,与武汉周边县市的话语,作为武汉人,应该都是能听懂的,要说比较听不懂的,只有大冶话。假如说,武汉人,听不懂黄陂话,估计,这类武汉人,不是武汉、甚至不是武汉周边县市的人,而是居住武汉时间不久的居民,
3、为什么有人说四川话和武汉话很像?
我是四川人,第一次坐火车去上海,我在武汉转车,在候车室里,以及上车后的车厢里,我就像见到了家乡人一样的感觉,因为说着差不多的话,只是音调方面有些不一样而已。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了四川话不仅仅是云南贵州和重庆人说,湖北武汉人也说,【01】湖广填四川明朝末年,张献忠起义,后与清朝抗衡,张献忠在四川成都杀了些人,清军入川时又杀了不少蜀地本地人,其原因大概是宁肯错杀一千,也不肯放过一人吧,以为所有蜀人都是张献忠的党羽。
张献忠死了后,四川基本上是没人了,清朝为了把这个空填上,便从湖南、湖北这边移人过来,这就是有名的历史上的事实——湖广填四川,但是湖北过来的最多,我家祖上就是从湖北孝感麻城那边过来的,族谱里都有记载,我祖父年轻时,那边的人还送过族谱过来,并传来了字派。所以把家乡话带过来,也是一个原因,只是在演变的过程中,好多话融入了本地的一些方言,然后便有了一些不一样,
【02】西南官方话这种说法也是有根据的,因为湖广填四川,不过是老四川,就是包括重庆在内的,但是贵州和云南,以及西藏接近四川的地方,都会这种话,那就不是湖广填四川这么简单的事情了。所以按照区划,湖北、云南、贵州、重庆等都属于西南方向,这一带的人大多说话都向一个方向去,形成了通用的语言,但又各自拥有自己的方言。
4、为什么有些武汉人不承认远城区属于武汉?
我觉得我还是蛮有资格回答一下市内和郊区的这些问题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是95年生人,出生于新洲阳逻,学习历程如下:1在汉口读完幼儿园和一年级2回到阳逻读到三年级3随父母来汉口读书,从四年级读到初二4转校回阳逻接着读初三并参加中考,高中也是在阳逻就读5大学在汉阳区读的我记得在阳逻读小学的时候,我用过的一个信纸上面写的都还是黄岗市新洲区什么的,到后面就变成了武汉市新洲区,当时还不太知道这代表什么,到后来才知道原来我们和黄陂啊这些地方都划到了武汉市,从此我们在行政意义上就算是武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