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国际旅游城市,每年都会迎接几千万的游客,加之市区人口密度大,修地铁是市政府高瞻远瞩的一项决定,洛阳是非常适合修地铁的。地铁是公益工程没错,但也不能毫无意义的让政府贴钱的,目前全世界的地铁百分九十九的都是靠政府补贴的,政府的钱还是老百姓的钱,最后还是出在羊身上的。
1、中部六省的非省会城市,河南省的洛阳,为何能修建地铁?
洛阳为什么能修建地铁?1.地方政府得规划,提出修建申请,你不申请,谁会批准你建?这就看出来政府办事的远瞻性。2.最重要的是得经过国家发改委的批复同意,这里边有许多硬性指标,只有达到这些指标才有可能通过审批,3.洛阳虽然是普通地级市,但是地位向来不低,经济发展水平也不错,又是国际旅游城市,国际知名度很高。
2、洛阳一个三线城市,为什么可以修地铁?
这跟几线城市没关系,只跟需求和标准有关系,只要硬件满足标准,而且城市有需要并且申报,那就可以修建,如果把洛阳放在东部,的确没什么竞争力。但是在中西部,洛阳是仅次于各个省会以及直辖市重庆的城市,被称为非省会最强市,这不仅仅体现于GDP,也体现于综合实力。洛阳的建成区面积、城区人口、教育、医疗、交通、旅游等方面实力在中西部的非省会城市当中数一数二,
3、洛阳适合建地铁吗?
作为出生在中原、工作在潇湘的一名游子,我深感洛阳建地铁可谓高瞻远瞩、造福一方。河南省人口全国第一,一个多亿;GDP总量多年来一直号称全国第五名,乍一看,觉得算得上人强马壮,但凭心而论,各个地市之间的发展水平太不均衡了。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省会郑州霸气侧漏,独占鳌头,恰似一个被宠溺娇惯的孩子,不仅优惠政策频出,而且吸食了省内林林总总各种优势项目,姑且不论教育、金融、工业,单单只看交通方面,无论是机场、高铁,还是轻轨、高速,都不遗余力、粗暴堆砌,强势打造中原乃至中国交通枢纽中心;市内交通更是一日千里、日新月异,
立交桥、快速公交BRT、地铁,为城市的茁壮发展、良好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观作为十三朝古都,中国首批享有地方立法权的首批较大的城市,洛阳经济虽然因行政地位原因,在河南省内屈居第二,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的工业,尤其是以洛阳牡丹、龙门石窟为首的举世闻名的旅游资源,都是郑州所无法比拟的。
几届洛阳市委市政府都殚精竭虑、苦谋发展,尤其是洛阳新区洛龙区的建立,拉大了城市框架,盘活了旅游资源,吸引了工业入住,带动了经济发展,但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华夏儿女心目中的旅游向往地。洛阳要以郑州为鉴,曲突徙薪,未雨绸缪,预防大城市病,预防交通拥堵,预防空气污染。开建地铁,可以有效地将洛阳新区与传统老城区连为一体,不仅方便了城市居民的往来,也为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尽情饱览洛阳美景,提供了方便快捷优质的交通服务,
4、你觉得洛阳修建地铁对洛阳来说有什么劣势?
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洛阳修建地铁对洛阳有什么劣势?这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问题,我的理解是洛阳修建地铁有什么坏处,今天借此机会试着给大家解答下。财政负担更加大洛阳截止2017年的经济总量为4343.1亿元,长期处于河南省的第二位,年末总人口710.1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01.0万人;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5.9亿元;这就是目前洛阳市区的经济情况。
目前国内修建地铁的成本在5亿每公里左右,按照这个计算洛阳市修建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总计需要投资311亿左右,基本相当于洛阳一年的全部财政收入,这对于洛阳来说财政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尤其对于洛阳这样的重工业城市在转型期间更是需要用钱地方(数据显示2017年度河南省洛阳市企业研发费用财政补助拟支持已经有110家),
持续运营成本才是真正考验地方政府财力的关键相比较于地铁修建成本来说,维护和运营成本才是关键的,一条地铁线的年运行成本在3亿左右,从上图可以看出郑州地铁1号线1期的运营成本为2.8亿左右,总成本达到了将近10亿,地铁有点公益性质,几乎每条地铁修建完成投入运营都是赔本的,地方财政补贴是肯定的,西安和郑州这样的省会城市人流量这么大还需要财政补贴,洛阳这样的200万人口城市需要财政补贴是肯定的,这对洛阳财政也是一个极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