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良渚文化的代表性文物中,玉琮最为突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霞文化和陕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玉琮,良渚文化中的玉琮最为发达,大量玉琮出土传世,距今约5100年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良渚文化、广东石霞文化和江浙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玉琮,良渚文化中的玉琮最为发达,出土和传世数量众多。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圆柱形玉石。是古代人用来祭祀神灵的礼器。距今约5100年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良渚文化、广东石霞文化和江浙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玉琮。良渚文化中的玉琮最为发达,出土和传世数量众多。琮是一种内圆外圆的圆柱形玉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礼器之一。最早的玉琮发现于安徽潜山薛家岗文化三期,距今约5100年。
(玉琮来自浙江博物馆,国宝级)基本介绍中文名:玉琮地位:古代重要礼器地点:良渚文化,潜山薛家岗三期文化形制:内圈对外用途:祭祀神灵特征:质地不纯,多为青色和赭色,古代礼制,石器时代,齐家文化。
玉琮是玉的一种,特点是内圆外圆。在古代,它是用来祭祀的。我们现在看到的玉琮都是出土文物。玉琮上雕刻有许多图案,经专家研究具有巫术色彩。古代多为巫师所用,后来玉琮成为儒家礼器之一。玉琮象征着对土地的崇拜,对女王权力的崇拜,对女性祖先的崇拜。玉琮是一种内圆外圆的玉器,是古代人祭祀神灵的礼器。
玉琮是中国古代祭祀用的一种玉管。最早的玉琮发现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文化,距今约5100年。在玉器中,琮是一种用于祭祀地面的玉器。玉琮看起来像一个笔筒,外面有一个圆孔。玉琮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礼器之一。形状最大、制作最精细、纹饰最精美的史前玉琮,被誉为“玉琮之王”。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霞文化和陕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玉琮。良渚文化中的玉琮最为发达,大量玉琮出土传世。
3、玉琮有何作用玉琮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玉器之一。与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壶合称为“六器”。广安玉琮最初出现时的用途尚未得到考古界的认可。有人认为它是古代纺织机器的一部分,有人说它是古代建筑的一个缩影,而日本的一些考古学家则认为玉琮是一个用来窥探天文学的间谍筒。然而,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种礼器,玉琮和玉璧的历史悠久,在李周“以苍璧为上天之礼,以为地之礼”的记载中可以找到。从汉代开始,历代都有玉琮、玉琮的提法。
从商代到战国,玉琮的产量逐渐减少,汉代以后几乎绝迹。在市场上,玉琮以其独特神秘的仪式身份,比其他玉器更能赢得收藏者的喜爱,价格也更高。1990年春,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行推出a-0,起拍价6万美元,最终以23.5万美元成交,创下国际艺术品市场玉琮最高拍卖价纪录。
4、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玉琮浙江省博物馆良渚玉琮王新石器时代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良渚文化玉琮描述:器皿形状为扁而短的方筒,内圆外圆,上下两端呈圆形,上面钻有圆孔,留有台痕。取料时下端有凹口。本体的四边被中间的直槽分成两部分,被横槽分成两段,每段又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四条直槽上刻有上下八个神的兽面像,采用浅浮雕和细线雕刻两种工艺雕刻而成。在以角尺形状分为两段的矩形凸面上,以角为中轴线向两边展开,每段雕刻一组四角相同、左右对称的简化符号动物面部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