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教授说的对,没有不行的行业只有不行的人。邓教授还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会有成就感,实际上我想教授肯定对这个问题有一些误解,大家也不要以为学了天坑专业就不用面对这个问题,虽然邓教授的谆谆教诲诚恳之至,但我不得不说做为一个天坑专业的毕业生,除非对这些专业特别热爱,在报志愿的时候尽量还是慎重考虑。
1、武汉学院怎么样?
我有熟人在学校任教,所以知道一点情况。首先,希望朋友们清楚一点,教育部门并没有说武汉学院是二本还是三本,武汉学院是几本只是民间说法。某大学在某省第一批次招生的话,就说该大学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就说该大学是二本大学,既有一批又有二批招生的,通常也认为是二本大学,根据武汉学院招生办的信息,大应该知道,武汉学院在湖北是第二批次招生,所以我们们会通常说武汉学院是二本大学。
自2016年开始,湖北高考本科二批、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招生了,如果你不是湖北考生,武汉学院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三批招生的话,你也可以说武汉学院是三本大学。武汉学院招生录取分数线,大家可以咨询校方,以官方为准,若没有具体录取批次,考生可根据自己所在省份的一本、二本、三本批次分数线来对比确定。武汉学院还是有一些好专业的,如会计学、法学、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工商管理等,
2、武汉大学五名教师去了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与南京大学差距大吗?
2009年北大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带团队到复旦工作。那么你会据此认为复旦比北大好吗?显然,你没有搞清楚学者流动的原因并不是学校如何,学者流动的主要考量的因素是小环境、综合待遇。当然,普通大学是无法提供优质的小环境和丰厚的待遇的,所以,高级学者流动的范围基本上都是头部高校或者研究所,这些单位并没有很大的差距。
3、如何看待武汉大学邓红兵教授为生化环材专业正名「没有差的专业,只有差的人」?
虽然邓教授的谆谆教诲诚恳之至,但我不得不说做为一个天坑专业的毕业生,除非对这些专业特别热爱,在报志愿的时候尽量还是慎重考虑,没错,我大学学的化学。我报的是计算机专业,但大家都知道计算机是热门专业,分数线很高,更何况我还是一个河北省的考生,所以我没有被录取,而是被调剂到了化学专业,大学4年其实还好,不太能感觉出来各专业之间的差异,毕竟前两年上的公共课都是差不多的,很多时候大家都是混在一个大教室里一起上课。
即使是后两年上了专业课,甚至还有外系的同学特别羡慕我们穿着白大褂做实验的样子,其实他们不知道,我们化学系的楼内永远充斥着包括乙醚在内的各种有机溶剂的混合气味儿,闻久了会头疼。但等到毕业的时候才发现,差距其实还是很大的,主要体现在前来招聘的企业上,一般来我们专业招生人的大多是化工厂。而计算机专业大多是移动电信,互联网这一类的公司,
我有幸和同学一起参观过两家比较大的化工厂,一家是涂料厂,一家是化肥类的上市公司。前者的工作环境不太好,厂区的工人的身上沾满了五颜六色的粉尘,即使戴了口罩,鼻子里也是彩色的。用我同学的话说,一个个就像是从电视里走出来的蓝精灵,后者这个上市公司能留给我们的岗位不多,都是不太好的岗位。毕竟人家是上市公司,也是人人想抢的香饽饽,
最后有一位成绩不太好,家里又穷的同学应聘上了其中的一个岗位:每周只工作一天,工资还不低,但工作内容却不太乐观:去清理反应釜中残留的剧毒的催化剂。我还想多活几年,就没敢去,有一些不想去工厂的同学考了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去当了老师,这类人还算是过得不错。但因为没门路没人扶,再加上高校留校的竞争非常激烈,所以他们只能去一些地级市的中专或者不知名的大专当讲师,每年有固定的招生任务,完不成就扣钱,
比如我有一对研究生毕业的同学去了焦作一所中专当老师。我是属于那种觉醒比较早的,从大一就开始自学计算机,毕业后直接改行从事了软件和网络相关的工作,所以后来我可以坐在带空调的办公室做设计,写代码,完全不用担心粉尘对呼吸系统的伤害,更不用担心催化剂导致的职业病而早走几年,其实我最初选择改行做计算机相关的工作的时候,并没有过多重视工作环境对身体的影响,只是单纯的热爱,后来才发现身体健康还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