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濮阳和鹤壁曾同属安阳地区。三、殷墟到底在哪里《史记》让故商墟在黄河和淇河之间,机场建成后,安阳在基建、制造业和文化领域必将大有可为,年鹤壁脱离安阳地区建市成为省辖市,辖山城区、鹤山区、郊区和汤阴县,濮阳位于河南省的最东北,西面和北面分别与山东菏泽、河北邯郸交界,西邻安阳和鹤壁,南接新乡。
1、殷墟考古在安阳,可为什么有人说,史书上说的故商墟在鹤壁淇县?
史书上说的殷墟,指的是淇县的朝歌。今天说的殷墟,指的是安阳的殷都,之所以后世对这两个概念比较混乱,是因为商朝曾经多次迁都。一、商都的变迁商朝在建立之初,定都在了“亳”,就是今天河南省的商丘,后来,由于商王朝继承制度的缺陷,在王权的交替中,内斗不断,史称“九世之乱”。再加上黄河水患频发,所以商朝前前后后一共迁都13次,称为“前八后五”,
到了第19代商王盘庚的时候,他把都城迁到了北蒙,这之后,商都才稳定下来。北蒙也叫“大邑商”或者“殷”,在今天的河南安阳,北蒙南面40公里处,也就是今天河南鹤壁的淇县,有个“朝歌”,相当于商朝的陪都。武王伐纣,攻打的就是朝歌,朝歌也叫做沫邑。二、为什么会有殷墟的争论殷墟也叫“商墟”,商朝灭亡以后,人们把商朝的故都“殷”,称为“殷墟”。
《史记》记载,“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就是周公旦把他的弟弟康叔封在了黄河和淇河之间的商墟,建立了卫国。而20世纪初,考古学家对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发掘出了宫殿、王陵以及宗庙的遗址80多处,因为此处是商朝的遗址,所以就把此处称为了“殷墟”。那么,这两个殷墟,说的是同一个地方吗?三、殷墟到底在哪里《史记》让说,故商墟在黄河和淇河之间,
我们翻开周代的地图,朝歌就坐落在黄河的北岸。黄河从朝歌的西边过来,在朝歌的南侧,拐头向东北方向流去,而淇河在朝歌的西面,从北往南流过。显然,《史记》上说的“故商墟”,指的就是淇县的朝歌,而不是安阳的殷,东汉的学者宋忠说,“卫,即殷墟定昌之地。”现在淇县的县城里面,还有“定昌”这条街,所以“定昌”指的就是朝歌,
2、原本属于安阳的鹤壁地区,1986年为何要与安阳市分家?
提问题者也许是无知,也许是用心不良,事实胜于雄辨。安阳、濮阳和鹤壁曾同属安阳地区,57年鹤壁脱离安阳地区建市成为省辖市,辖山城区、鹤山区、郊区和汤阴县。数年后汤阴县又脱离鹤壁市,重归安阳地区管辖,86年安阳地区的浚县和淇县划归鹤壁市管辖。86年安阳地区撤地建市,更名为濮阳市,市政府住地也随之由安阳市迁至濮阳市,
3、安阳市的发展前景在哪里?迎来豫东北机场后会成为三线城市吗?
河南的城市发展布局十分科学,城市发展定位很明确。比如省会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地形相对较为平坦,东部和南部为平原,较适合城市扩容发展,西北为丘陵和山区,发展一定程度上受限,但不妨碍特色产业发展。北部为天然屏障黄河,但是定位于国家中心城市,未来将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跨过黄河的心一直都在,河南省人大代表不止一次提议郑州地铁修过黄河,但由于黄河北岸非郑州的行政区划,所以,存在相关的利益方面的阻力,郑州也曾向省里提出将新乡的原阳和叫做的武陟县纳入到自己的行政区划,但遭到来自于新乡和焦作市的阻力,
所以,郑州只能向东和向南发展,来满足自己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定位。但中心城市并不是一家独大,并非像北京、武汉等城市一样,对周边造成明显的虹吸,而是希望可以通过发展卫星城市来克服“大城市病”,的确郑州也实实在在给周边市县,分享了发展的红利,比如“郑汴一体化”、“平原新区”、“空中丝绸之路”等发展战略为开封、新乡、许昌等带来发展契机。
从发展格局和城市GDP来看,新乡、焦作、洛阳、许昌、开封等郑州周边城市都从郑州的发展中合理地定位了自己的角色,在国家级中心城市建设中分得了一杯羹,目前的情况是中原城市群的强势崛起,而非郑州一家独大。纵观河南全省的发展格局,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已经建立起来,产业链发展日趋完善,同时,河南的均衡发展,也寻找到了新的周边支点,安阳、三门峡、商丘、南阳、信阳,从河南省的边际发挥自己各自的优势,也正逐步地补齐短板,特色产业不断上马,因此,缩小地区差异,正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