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笔者制作了一张唐山大地震震波示意图,1976年唐山大地震7.8级,震中位于唐山与丰南一带,清东陵位于唐山北偏西方向,大约78公里处。为什么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那么多呢,76年唐山大地震中心烈度是11度,华北理工大学校内还有地震遗址,至今校内图书馆倒塌力学分析难以解释,成为了人们对建筑物抗震研究的活教材。
1、唐山大地震半个中国有震感,此帝陵离震源三十公里,为何安然无恙?
首先说,没有玄妙迷信可谈,即便1976年唐山大地震,市区也不是所有楼房都倒塌。我们再回想后来发生在世界范围的大地震,像伊朗地震伤亡也是比较大,主要是楼房不抗击地震,2012年汶川地震,旧的楼房倒塌多,新建楼房却没有倒塌,这种对比很强烈,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市区楼房像现在这样的高楼不多,大多五六层上下居民楼,普通砖混结构,经不起大震摇晃,几秒几分钟就倒塌了。
大山地震7.8级地震,依照现在楼房抗震标准,设计范围应该是能抵挡的,像发生那么大的地震,绝不会造成24万人死亡,距离30公里,不算远,也不算近,如果恰好没有发生在断裂带,本来是可以不倒塌的,加之古代木工结构的建筑,本身就耐摇晃颠簸,不发生倒塌是能可以理解的。地震过程中,大地发生撕裂形成深沟,发生这种情况,即使不在震中心,地基被拉断深度塌陷,整座高楼被吞入地下,什么恶劣故事都难说了,
2、为什么唐山大地震清东陵没有损坏?
60后、70后对唐山大地震都有模糊的记忆,清东陵位于唐山遵化,没有去过的人很少,为什么唐山大地震清东陵没有损坏,一方面是因为遵化距震中远了一些,另一方面不得不说皇家建筑肯定比平民百姓要抗震一些,另外地质构造好也是一方面原因。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笔者制作了一张唐山大地震震波示意图,1976年唐山大地震7.8级,震中位于唐山与丰南一带,清东陵位于唐山北偏西方向,大约78公里处,
天津位于唐山西偏南大约102公里处,但是清东陵和天津受地震的破坏程度可大不一样,天津64%房屋遭受破坏,伤亡人数高达11万人,而遵化清东陵房屋不仅毫发未损,人员也没有伤亡。不仅遵化清东陵是这样,唐山北部迁西、迁安、丰润一带,房屋有倒塌,但人员伤亡很少,几乎是零伤亡,而唐山南部的几个县,灾情非常严重,滦南、丰南、滦县三个县伤亡最重,至今还有爷爷、奶奶这一辈家庭结构不全的还不少,
也听学生说过,他上面有一个姐姐在地震时遇难了,而且还不止一人这样说,所以唐山南部地震灾情较重。为什么距离唐山震中南北相等的距离,地震灾情相差这么大呢?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心烈度是11度,华北理工大学校内还有地震遗址,至今校内图书馆倒塌力学分析难以解释,成为了人们对建筑物抗震研究的活教材,唐山南北地质构造相差特别大,北部为燕山山脉区,南部为渤海,北部为中生代花岗岩侵入,之后受到挤压抬升,形成了燕山山脉山系,而清东陵正好位于昌瑞峰山脚下,这里的岩石结构非常坚硬,基础特别好,抗震性能非常好,所以同样的地震波可以降低地震的破坏程度,这是清东陵完好无损的主要原因。
唐山大震后,城市中心整体向北移动,开辟了一个唐山新区,位于唐山25公里左右的丰润县内,这里的地质结构要好多了,地震被震怕了,人们终于醒悟了,唐山越往北地质结构好,抗震性能好,所以新建的唐山城市中心往北迁移了。唐山市内有一座凤凰山,是一座突起的小山,岩浆侵入后形成的,凤凰山距离震中直线距离也就是3~4公里,可是这里的房屋倒塌最少,人员伤亡也是市区最少的,至今生活在唐山的老市民还会经常谈论起此事,
唐山南部是随渤海一起属于断陷区,地质历史时期,大约30万年前,渤海还是一处淡水湖湖泊,之后进一步下陷,到今天才演化成为渤海。所以天津、唐山南部地震破坏程度最严重,由此看来,地震破坏程度小除距离震中较远之外,地质构造对房屋的影响也有很大关系,清东陵完好无损,既有距离震中较远的缘故,也有地质构造较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