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河源,五华,韶关,惠州,深圳客家人也多。客家人,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地原住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南方古代汉族移民群体,最初可以追溯到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一直到宋朝形成相对稳定的族群——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港澳台等22个省的180多个市县,其中广东三分之一的人事客家人,在国外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秘鲁、毛里求斯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也有相当人口,梅州、惠州、赣州、汀州、深圳、河源、韶关等是重要的聚居城市,据统计,中国客家人约8000万,海外约1500万。
1、哪个县客家人最多?
【写在前面】大家好!我是梅州五华哥,文学零距离头条号责编张裕华(笔名齐速),作为头条加v认证达人,我将在头条问答频道【问答】尽全力原创话题推广客家文化、风情、习俗期待各位客家老乡大力支持,因个人力量有限,倘若有当之处,还望见谅,谢谢!(注:本文仅限于讨论改革开放前纯客家人居住县级行政单位。
)全国二十个左右省级行政单位有客家人居住(不计改革开放后新时代的流动人口入后这一类),其中有多个县级行政单位是纯客家人居住呢?据查阅相关公开资料,可以确定仅广东省、江西省、福建省三个省级行政单位有纯客家县,我们从多到少来介绍一下,一、江西省最多,有客家人居住的纯客住县市18个,分别为宁都、石城、安远、兴国、瑞金、会昌、赣县、于都、铜鼓、寻乌、定南、龙南、全南、信丰、南康、大余、上犹、崇义等县市。
二、广东省也不少,共计有客家人居住的纯客住县市15个:梅县、兴宁、大埔、五华、蕉岭、平远、连平、和平、龙川、紫金、新丰、始兴、仁化、翁源、英德等,三、而福建省比上述二省就少多了,仅有客家人居住的纯客住县8个:永定、上杭、长汀、连城、武平、宁化、清流、明溪等县。综述:以上数据只是改革开放前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人民迁徙不断、省际通婚亦不鲜见,如果按现有户籍调查,估计纯客住县会大幅减少甚至为O,但是,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上述41个县户籍人口中纯客家人将长久地占绝大多数,
2、客家人到底是现在的哪里人?
客家人,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地原住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南方古代汉族移民群体,最初可以追溯到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一直到宋朝形成相对稳定的族群——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港澳台等22个省的180多个市县,其中广东三分之一的人事客家人,在国外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秘鲁、毛里求斯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也有相当人口,梅州、惠州、赣州、汀州、深圳、河源、韶关等是重要的聚居城市,据统计,中国客家人约8000万,海外约1500万。
客家历史一般认为有5次比较大的迁徙:1、西晋永康元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后,西晋覆灭,胡人屠杀中原,衣冠南渡,一部东迁往湖北、安徽、江苏一带,一部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最远可至梅州大埔地区;2、唐朝自“安史之乱”后,中原战乱不休,二次迁徙;3、公元1126年靖康之难,开封被金兵攻占,宋高宗南渡,在临安称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再后蒙古灭金,入主中原,赣、闽、粤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客家人再次南迁,进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
因为这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称为“客家人”,这一般认为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标志时间;4、满族入主中原,客家节义之士,出面号召群众举义反清,失败后被迫散居各地,有随郑成功到台湾(迁徙);5、太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转战南方十余年,天京陷落后散落各地,期间,粤中地区发生了持续12年的土客械斗,
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以安置客家人。动乱使得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到海南、广西,甚至飘洋过海去谋生,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和孙中山早期领导的各次武装起义失败后逃亡海外的志士,外国到招雇为“契约华工”到美国、南洋等地从事苦役(也算迁徙),现在客家后裔已遍布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