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肚鸡煲”又名“猪肚包鸡”,是广东客家人一道传统的地方名菜。猪肚包鸡是一道广东省传统的地方名菜,属于客家菜系,又名猪肚包鸡火锅、凤凰投胎,流行于广东的惠州、河源、梅州等粤东一带,是广东客家地区酒席必备的餐前用汤,汤里浓中带清,有浓郁的药材味和胡椒香气。
“猪肚鸡煲”又名“猪肚包鸡”,是广东客家人一道传统的地方名菜。在客家人酒席中,它是必备的餐前用汤,菜如其名,通常做法是用猪肚子包住整只鸡清水下料烹煮煲汤,鲜美可口的鸡煲就是这样做好了,“猪肚鸡”最早也是客家女人坐月子时必吃常吃的一道菜肴,故民间还有美称:“凤凰重生”、“凤凰投胎”。而选用地道清远鸡为原料制作的这款美食鸡煲,因汤里浓中带清,有浓郁的药材味和胡椒香气,味道格外令人回味,更是将其美名发扬光大了,
“猪肚鸡”有补虚健脾的功效,尤其对身体瘦弱、气血虚损者有益。是一款营养丰富的餐品,其实,以广州人对美食的匠心和较真,可以让你在番禺街头的众多餐厅中,随意挑选一家煲店都不会让你失望。在这里,我给你推荐一个比较另类的品“猪肚鸡煲”的好去处:店名:正凤城鸡煲(雄峰城店)地址: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雄峰城B1馆3楼电影院旁,
2、猪肚包鸡是哪里的做法?为什么要这么做?
早几年一部名为《我的兄弟叫顺溜》的电视剧很火,里面有一道名为“猪肚包鸡”的美食也随着被众人熟知。当时北京开了几家以此食物为名的餐厅,我也有过推荐,也吃了不少,只是不知为何,餐厅始终没有火起来,如今餐厅也大都没了声息,但这道菜我是始终念念不忘的。餐厅没了,要吃也只有在家自给自足了,好在烹制起来虽说繁琐一点,但也不是很难,
如果你也是“猪肚包鸡”的爱好者,不妨按照我的食谱做一次试试吧。猪肚包鸡其实是客家地区很传统的一道菜,据说起源于乾隆时期的宫廷,我觉得关于美食故事这一块我们不必过于听信,只要它好吃,才是根本。“猪肚包鸡”据说被乾隆皇帝赐名“凤凰投胎”,但不知为何,这道菜名气却不大,按知名度来说,与水煮鱼、白切鸡等吃食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但要说起美味程度,在我看来,起码与前两者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肚包鸡,菜如其名,指的是用猪肚子包住整个鸡来烹饪,热气腾腾的“肚包鸡”上桌,可谓是完美的绝配,香气赛过佛跳墙。把鼓囊囊的“肚包鸡”从浓汤里捞出,然后,嫩鸡与猪肚切块重新回装入砂锅煲内,待汤汁再次翻滚后,肚吸鸡味,鸡溶肚香。夹一块猪肚,入口香脆且带点韧劲,再夹一块鸡,皮滑、肉嫩、味厚,吃罢鸡与猪肚,再喝一碗浓汤,咸鲜醇香,实非一般鸡汤或猪肚汤能比。
同时,肚包鸡具有养胃、暖身等滋补作用,美味与食疗并举,妥贴得很呢,食材:植物油:25mL猪肚:一只(500克以上)三黄鸡:一只(1000克左右)大葱:200克姜肉:200克八角:5枚沙参:20克玉竹:50克白胡椒粒:30克花雕酒:5mL盐:10克鸡粉:5克面粉:300克白醋、米醋:各200mL锅具:50厘米家用汤锅35厘米家用炒锅制作步骤:1、首先要将猪肚洗净。
清洗猪肚可是个技术活,搞不好猪肚会残留难闻的异味,猪肚先要在冷水中浸泡约20分钟,目的是去除浮在猪肚上的杂质;然后将猪肚翻过来,用小刀去除上面的肥油,尔后取适量的碱面,正反反复面揉搓三分钟,用水冲净;然后用适量的粗盐加面粉涂抹猪肚,反复揉搓,面粉混合粗盐可以起到带去猪肚上面赃物的作用,约两三分钟后,冲水洗净。
最后,用白醋或米醋再将猪肚揉搓约三分钟,基本一块干净无异味的猪肚就呈现在你面前了,2、三黄鸡洗净,去膛、去鸡脚。冷水放入汤锅,水量以末过鸡为宜,焯一下水,捞出待用,3、在鸡肚子内放入洗净的葱段、姜片、2粒八角和少许白胡椒粒,4、将焯好水三黄鸡装入猪肚里面(依猪肚的大小,鸡可半只半只的放入),用针线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