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与大学英语四六级(CET-4和CET-6)相比,高考英语注重词汇掌握的深度,核心词汇比例大;四六级注重词汇掌握的数量,基础词汇比例大。想要高考英语出现的单词几乎全部理解大约需要多少词汇量,高考英语能达到125分的考生,对于高考大纲中的3500词汇肯定掌握的比较好,但是能记住3500大纲词汇不一定能考到125分。
1、高考英语有希望考到125以上,需要英语词汇量达到多少?
高考英语能达到125分的考生,对于高考大纲中的3500词汇肯定掌握的比较好,但是能记住3500大纲词汇不一定能考到125分。词汇量和英语成绩不是成正比上升的,关键看3500大纲词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将词汇转化成英语运用能力,因为英语教材和版本不同,大纲规定的词汇量有所差别,我们在此以3500作为参考数值。
值得注意的是,与大学英语四六级(CET-4和CET-6)相比,高考英语注重词汇掌握的深度,核心词汇比例大;四六级注重词汇掌握的数量,基础词汇比例大,比如,在高中阶段,able是个很容易记住拼写、读音和意思的单词,但是记住able的音形义是远远不够的,考试不是考查able的拼写,而是考查它的衍生、搭配和近义词。
例,able词性是形容词,反义词是unable(这是需要联系其他词汇,掌握un-作为否定前缀的情况,类似的有unjust,unlock,undo,unimportant,unwilling,uninteresting,unintelligent等,还需要联想其他的否定前缀),要求掌握able的名词形式ability(在此需要寻找able变形为ability的规律,归纳其他同样规律的单词,比如possible和possibility等),掌握baableto与can的区别,掌握able的其他变型如disabled等,
显然,只记住able的音形义可以算是背过单词了,只有学习、归纳并灵活运用上述able的一系列变型才算是“掌握”了。所以单纯以词汇量为指标来衡量词汇的“掌握”情况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准确的,因此,要想考到125分以上,首先是“掌握”3500大纲词汇,然后在平时阅读或测试中将大纲之外的高频词也整理、记忆和掌握,三年(尤其高三集中备考这一年)能积累500左右的纲外高频词,共计4000词汇量,这是一个比较适中的词汇要求。
最后,为什么要整理大纲外的高频词?第一,这些词是在阅读或考试中遇到的,无论是自己猜出来的,还是过后查字典认识的,都属于“半成品”,很容易掌握拼写和意思,也很容易归纳存入原本的词汇框架中,第二,阅读理解中是允许存在3%-5%的纲外词的,是为了考查学生根据上下文猜词的能力和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是否认识这些纲外词对于阅读的流畅度和理解力影响很大,因此掌握高频纲外词是占据先手优势,
2、高考英语120分是什么水平?
高考英语120分是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游水平,这部分的学生实际上是有一定的水准的,但是学习方法上面却没有掌握拿到140分以上高分的要门。过度背单词能够拿到120分的分数,说明高中英语3500词,首先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部分同学甚至掌握不止3500词的单词量,他们可能会把大学四六级单词都一起背了。一百二十分段的同学单词量在五六千都不是很少见的现象,
但是单词背了那么多,却和高考拿高分没有什么大的关系,所以分数才提不上去,卡在120分段,没有办法拿到140以上的高分。高考已经明确规定了考试范围内出现的单词就是3500词,即使是考“熟词生义”也是在3500词的范围内。因此单纯的扩展单词量很难拿到高分,纯语法思维造成解题慢在120分段的同学通常来说语法也学得比较好。
但是他们有很大的缺陷,就是不管是做题还是读文章,会采用纯语法的思维进行思考,纯语法思维也是一种学习语言的思维方式,但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反射弧非常的长,反应慢。举一个例子,当120分段的同学,看到一个英语的长句的时候,他满脑子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词做什么语,那个词作什么语,会用非常缓慢和落后的成分分析的方法去分析一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