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我国的海军博物馆里找不到本国建造的二战时期军舰,却可以参观到外国海军退役的二战时期军舰。攀枝花所在那片地方以前只有几户人家和一棵叫攀枝花的大树,比如在我国青岛的海军博物馆里,就有可能找到二战时期的军舰,在我国的海军博物馆里找不到本国建造的二战军舰,想想也是历史的必然。
1、二战军舰在哪里能看?
现代人要想看到二战时期的军舰,恐怕只有一个去处,那就是博物馆。今天是世界博物馆日,距今已有七八十年的高龄军舰很有可能出现在世界各地以舰艇为主题的博物馆中,比如在我国青岛的海军博物馆里,就有可能找到二战时期的军舰。那里主要陈列的是新中国时期人民海军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逐渐更新换代退役下来的军舰,据说,这座海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动力攻击潜艇——“长征一号”(舷号401),
“长征一号”研制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下水时间是1970年,因此还不能算作二战军舰。在我国的海军博物馆里找不到本国建造的二战军舰,想想也是历史的必然,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没有自己的海军工业,从北洋水师到国民党海军,所有军舰一概依靠外国进口。国民党败走台湾后,它的海军连同剩下的军舰也都逃到了台湾,如此一来,大陆的海军博物馆里又怎能会有二战时期的军舰呢?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从英国采购了一批军舰,这些舰艇都是英国海军参加二战之后淘汰下来的,可以被算作名副其实的二战时期军舰,这其中就包括后来起义的“重庆”号巡洋舰,
本来“重庆”号如果保存至今的话,很有可能会成为海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可惜被国民党空军炸沉,打捞上来后又被整体拆除,舰上能搬走的设备用于充当军校教具,不能搬走的舰体用于充当水上宿舍,最终难觅踪迹。虽然在我国的海军博物馆里找不到本国建造的二战时期军舰,却可以参观到外国海军退役的二战时期军舰,这就是新中国政府1953年从苏联引进的07型驱逐舰,也就是中国海军“鞍山”号驱逐舰(舷号101)。
该舰满载排水量2500吨,长112米,宽10米,最大航速39.4节,舰上武器有:4门130毫米单管舰炮,2门76.2毫米34-K型高炮,2座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1969年拆除鱼类发射管,安装2座双联装“上游”-1(SY-1)反舰导弹,射程90公里。鞍山舰于1954年入列,1992年退役,服役时间长达38年,航行10万多海里,是世界上服役时间最长的军舰之一,
2、如何理解「二战战舰很好看,但是get不到现代军舰的点」?现代军舰和二战及之前的军舰的美感在哪里?
二战时期各国海军战舰追求的是巨舰大炮,钢铁怪兽,装甲浑厚,靠着猛烈火力硬钢对手,比的是谁更抗揍,因此外表异常威武,让人赞叹人力的伟大!现代条件下的海军武舰更加强调的是协同化,区域化,模块化,精准化作战方式,单舰控制海域空域范围是之前战舰无法想象的。无论是对空对海对地目标都可以做到全天候无差别化攻击并具有高可靠性,因此外观更加简洁,注重隐身设计,甲板三防及全封闭空间更让整舰看起来相当“苗条”,但其实即使拿出来一条现代化的驱逐舰,即可轻松干掉二战期间一整只成建制驱逐舰队,
3、攀枝花以前为什么叫渡口?
攀枝花所在那片地方以前只有几户人家和一棵叫攀枝花的大树。上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地质系的教授和学生在四川和云南交界处的金沙江畔普查找矿,发现这一带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60年代三线建设,国家决定在这一带建设钢铁基地,并以那棵树的名字将那座准备建设的城市命名为攀枝花,但出于保密的需要,攀枝花对外称渡口市,1987年才改名攀枝花市,这座城市也是一座移民城市,除了来自四川其它地区的人,还有很多来自外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