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毛泽东为了振兴洛阳,将苏联援助中国的好多项目放在洛阳,使洛阳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当时的郑州发展远远落后洛阳,但改革开放后,中央并未给洛阳什么优惠政策,加之河南全力建设郑州,使洛阳的地位逐步下滑,所以现在的洛阳只能变成一个普通的地级市。
1、洛阳怎么才能发展起来?
要想洛阳发展的好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点,(一)多修铁路、高速、省道等交通运输路线,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郑州怎么崛起的?还不是路,以此可见路对一个城市经济的重要性。(二)做好招商引资,我们洛阳不是没有招商引资的资本啊,比如说东方红,轴承厂,重工都可以和别的大企业融合或者合资,毕竟洛阳好多厂还是有实打实的技术的!(三)大力发展旅游业,洛阳有前面帝都牡丹花城之称,5A级风景区四个,四星级三星级就更多了,还有许多没有开发的美景,如嵩县下寺村下寺村有千年银杏林,千年古刹,有山,有水多好的旅游资源竟然没有开发,再比如宜阳县还有一个龙门石窟的练手之地(都是雕刻不精或者残缺不全的佛像),再比如洛宁的洛书出处及造字台,隋炀帝陵(衣冠冢),再比如宜阳三乡的五花寺塔(千年古塔)李贺(唐朝著名诗人)故居,多好的开发前景结果草草开发了,看的是尴尬无比啊!(四)大力吸引人才洛阳是怎么没落的,还不是各大研究院的人才外流,加上路等各方面原因才没落的,俗话说得好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毕竟科技兴国啊!(五)多搞几个地标性建筑,如北京的鸟巢,大裤衩,广州的小蛮腰,上海的东方明珠等等,我觉得洛阳完全可以建一个牡丹大剧院(毕竟洛阳有着牡丹花城之称),将当年的辛店影视城落实并建成,这对旅游有很大的帮助,
(六)大力弘扬河洛文化,将古往今来在洛阳发生的及和洛阳有关的人和事区分开来,实锤的和有争议的区分开来印发成旅游小册(挑精华的)给来洛阳旅游的人免费发送一册,这对提升一个城市的印象也还是有点帮助的吧!(七)做一些特色街巷,可以把洛阳古往今来的著名人物及他们的主要事迹涂鸦在墙上,只要来洛阳的人就可以看到,哦原来洛阳古代也这么牛,看到现代的一些好人好事,及道德模范,见义勇为的英雄人家也会说哦原来自己也有可能错怪河南人了,不是每一个河南人都怎么样怎么样的。
(八)不遗余力的发掘,开发,弘扬洛阳的传统文化及手艺,如河洛大鼓书,唐三彩,新安黄河泥砚等等,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九)多举办几个美食节,啤酒节,以重金为诱饵胜者可以列入洛阳菜系并得到不菲的将金,以此完善洛阳菜系毕竟去一个城市旅游除了玩就剩下吃了啊!(十)加大对农业及畜牧业的扶持力度,洛阳山区丘陵地区多,这些地形极其适合搞畜牧业和食品开发!如土特产里的柿子,银条,酸枣,红薯,小米,等等简直不要太多,这些都是可以深加工的啊!(十一)多修水利工程,洛阳山多水多聚水就是聚财啊!实在不行聚起的水可以灌溉农田啊!毕竟还有很多靠天吃饭的地方的啊!每一个工程的建立就意味着要用更多的工人,更多的的工人的衣食住行不都是在本地,而做完的工程又能造福一方,何乐而不为呢!。
2、洛阳2017年GDP增速全国第一,为什么这两年洛阳发展这么快?
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洛阳2017年的GDP增速确实不错,已经超过了河南省平均水平(但增速绝对不是全国第一,这点可以肯定),那么为什么洛阳这两年发展这么快?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洛阳已经沉寂多年,也应该发力了洛阳是一个传统的重工业城市,但是也是一座以旅游产业发展不错的现代化城市,按道理来说,洛阳的工业优势和旅游资源应该为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才对。
但是很可惜,洛阳一直在国营企业改革和城市转型上不顺利,导致与省会郑州的差距越来越大,作为一个对洛阳有好感的外地人,个人觉得洛阳沉寂多年,也该发力了,2017年洛阳GDP增速8.7%(河南省平均水平为7.8%),达到全年全市生产总值4343.1亿元的几点原因,个人愚见:第一、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发力,居功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