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它地处中国十字路口的枢纽位置,在高铁飞速发展的时代,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环境下,河南必将迎来经济发展的新契机。综上,河南的地理位置其实并不好,那么河南的经济为什么落后呢,在明清时期,72%的黄河水患发生在河南省境内,黄河在河南以及东部的山东江苏等造成了大面积的黄泛区。
1、河南的经济发展得怎么样?
从2018年全国各省份(不含港澳台)GDP总量排命可以看到河南了GDP总量在全国已经排到第五,而且增速也有7.6%,属于经济增长强势。看到这些我们是否可认为河南经济已经很好,恐怕形势没有那么乐观,下图是2018年全国各省份人口数量,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GDP总量在前五的省份中广东、山东、河南这三省份人口也排在前五,说明GDP总量与人口之间有巨大的联系。
但是同样是人口前三的省份,河南GDP只是广东的一半,与山东也有近3万亿元的差距,这证明河南经济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老家河南南阳的,现在在深圳工作,我们村里面和我一样大的很少有人在家工作,基本上都是在外省。我们这些人是河南众多在外务工人员的一个缩影,我们周围同为河南的老乡有很多,人口外出是摆河南经济发展年前的一道难题,
2、河南历史上曾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和核心区域,为何在近现代会衰落?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都知道一有一个观点叫做“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作为传统的中原地区,河南省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诞生了无数辉煌灿烂的文明,出现了4大古都。由于位置得天独厚,历史上的河南不仅仅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古都洛阳还一度是13个王朝的都城,河南一度是帝国的核心统治区域,然而,近代以来,河南省却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这是为什么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1、经济重心的南移准确地说,河南的衰落不是近代开始的,而是从北宋灭亡后开始的。
1127年“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随即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建立南宋,因为大规模的战乱,导致我国境内再次出现了人口南迁的浪潮,大量的河南人选择南下到江浙地区。随着人口的南下,经济重心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河南由盛转衰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河南至此在经济上落后于南方,
另外,自唐朝灭亡后,伴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的,是政治中心的东移,随着“长安-洛阳”核心的衰退,开封成为北宋的都城。北宋时期是河南回光返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开封是全国最发达的城市,河南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政治地位最高的地区,但是在北宋灭亡后,政治中心再次东移,南宋以临安为都,元明清以北京为都,都城的位置更加靠东,河南在失去了经济重心之后,再度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
一般而言,经济重心意味着大量的人口和城镇化水平,而政治中心则意味着政策和资金的投入,而河南全部丧失,所以衰落不可避免。15世纪大航海时代到来后,沿海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一趋势直到今天也未改变,河南作为内陆省份,自然要比沿海的山东、江苏、广东等省落后,所以,河南的衰落不可避免。2、尴尬的位置河南的地理位置位居天下之中,所以被成为“中州”,
因为位置优越,河南成为天下名人名士的聚居地,所以晋朝就有“天下名人,中州过半”的说法。但是,正因为地处天下之中,和平时期可达天下,但是一旦到了战乱时期,河南的“天下之中”的位置就会极其尴尬,因为周边政权只要有点实力的都想占领你,加上河南的大部分地区是平原,几乎无险可守,这就导致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先占了河南;陈胜吴广起义时也是先占了河南;曹操起兵时也在河南转悠;陈庆之北伐也经过河南,赵匡胤更是从河南起兵,朱元璋北伐时期也是以先攻占河南为目标。
和欧洲的德国一样,无论从东到西还是从南到北,都要打这过,河南的位置决定了这里注定是一个打仗和灾难的高发区。这一趋势,一直到民国时期也没有得到改观,因为河南超过55%的区域都是华北大平原,导致乱世时期的军阀不可能以河南为中心发展自己的根据地,因为位置居中且无险可守,这就导致河南省历史上一直没有出现强有力的军阀,更多的是周边的政权强大后将河南囊括进来,比如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