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这一系列问题带给我们很多思考。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未来五年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大部制度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大部制,就是在政府部门的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相近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重叠、多头行政、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的。
5、机关事务管理局在 大部制改革中会被取消吗?根据最新的2015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大部体制改革方案,机关事务管理局大部体制改革在撤销部门名单中。在国务院直属机构调整方案中,明确“将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防腐局并入监察部,成为监察部直属国家局”。大部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重点是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社会服务和管理。大部体制改革旨在解决政府部门重叠、职权交叉、政策多头的矛盾,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
大部体制改革也要与事业单位改革相协调。根据职能,一些事业单位将转变为企业或非政府组织,另一些将转变为行政机关,并入政府部门。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调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进一步接管了权力,改变了职责。彻底取消NDRC对微观管理行为和具体审批事项的权限,逐步将其主要职能转变为宏观规划的制定和研究。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称改为国家发展和改革计划委员会。
6、从管理学角度看:为什么要实行 大部制减少接口,提高协同性;决策者可以高效地控制资源,使政令畅通,保证目标的实现。从管理的角度看,大部 system的本质是政府管理职能为应对客观形势而进行的调整,表现为管理范围大,管理层次在同一机构内并存,是管理范围和管理层次在不同方向变化的反应。然而,传统管理知识告诉我们,当一个组织的规模确定后,管理水平与有效管理范围成反比:有效管理范围大,管理水平小;
一方面大部系统“职能广,机构少”,管理范围很大;另一方面涉及决策、监督、执行等一些具体的微观管理权力运作,管理层级较多。过多的关卡可能会抵消大部系统改革带来的高效率。可以考虑的配套改革措施是对政府进行纵向改革,形成层级组织,形成中央、省、县三级和大部系统的格局。
7、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有何进步意义?是 大部制改革吗?我认为三省六部最大的意义是权力的划分提高效率,其次是削弱相对权力,加强皇权。进步的意义在于中央机关和宰相的权力分散,各机关相互制约,皇权加强。隋唐时期采用大部体制改革。此后,中央集权越来越完善,封建制度越来越成熟。意义重大,因为三省六厅的体制让权力更加分散,让更多人参与管理,减少失误。就是大部系统改革。
中国,有句老话,十年清明,十万雪花银。这句话本来是用来嘲讽地方官员敛财的能力和腐败有多严重的。很多人认为这些地方官员油水很大。其实在中国三省,六部制是最赚钱的官职。但是三省六部制对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了我国的历史进程。三省六厅制的存在也有其必要性。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随着隋朝唐朝的建立而完善,一直沿用到清朝。
8、 大部制改革是什么时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于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和2003年进行了五次政府机构改革。从这个特殊的角度来看,已经进行的五次政府机构改革和正在进行的第六次改革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一次:1982年。这次改革明确了各级部委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数量,提高了副职质量;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组成部门由100个减少到61个,人员编制由5.1万人减少到3万人。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45个减少到41个,直属机构由22个减少到19个,非常设机构由75个减少到44个。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32个部门减少1.5万人以上,30个部门增加0.53万人,增加和减少互相抵消。机构改革后,国务院人员编制减少9700多人,第三次:1993。改革实施后,国务院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由86个减少到59个,人员减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