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7月19日,被围困两年半之久的太平天国老巢南京终于被曾国荃的湘军攻破。”南京被湘军攻破时,洪秀全服毒自杀,曾国荃抢的金银财宝,从南京运回湖南老家,装满几十船,南京太平军的金银财宝,都到了湘军手里,被湘军私分,清军攻城总指挥曾国荃对湘军下令,将南京屠城,杀光抢光(抢金银财宝和美女),然后放把大火烧光(湘军放火烧南京是为了遮掩其公开抢劫的屠城行为)。
1、南京被湘军攻破后,太平天国金库数千万银两被曾国荃拿走了吗?
1864年7月19日,被围困两年半之久的太平天国老巢南京终于被曾国荃的湘军攻破。曾国荃立下了“天下第一功”,随即也受到了“天下第一谤”:老九把太平天国的金库都搬回湖南老家,一时间谣言满天飞,国库亏空的朝廷也派人下来追查。小说家言最早记载此事的是李伯元,其在《南亭笔记》中写道:曾忠襄公为文正公介弟,攻金陵既破,搜遗敌,入天王府,
见殿上悬圆灯四,大于五石瓠。黑柱内撑如儿臂,而以红纱饰其外,某提督在旁诧曰:“此元时宝物也!”盖以风磨铜鼓铸而成,后遂为忠襄所得闻忠襄于此中,获资数千万。盖无论何处,皆窖藏所在也,除报效若干外,其馀悉辇于家。忠襄既破南京,于天王府获东珠一挂,大如指顶,圆若弹丸,数之得百余颗,诚稀世之宝也,忠襄配以背云之类,改作朝珠,每出熠耀有光,夺人之目。
忠襄病笃,忽发哮喘之症,医者谓宜用珠粉,仓卒间,乃脱其一,碎而进之,闻者咸称可惜。又获一翡翠西瓜,大于栲栳,裂一缝,黑斑如子,红质如瓤,朗润鲜明,殆无其匹,识者曰:“此圆明园物也。翡翠西瓜翡翠西瓜言之凿凿,一如亲见,其实可信度极差,金陵被攻破是7月19日,19日到21日湘军在南京城和太平军巷战,此时曾国荃并未进城。
也就是说湘军在南京城大掠三日,曾国荃不在城中,李伯元是以写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闻名于世的,他撰写的《南亭笔记》也属“小说家言”,是“史料失真的笔记的典型”,不知为何这么一部小说家言的笔记,其许多言论被后世许多历史著作采纳。太平天国金库其实没有多少钱当时人们传言南京城里有一座太平军的金库,“金银如海,百货充盈”,
2、太平天国定都南京11年,实行圣库制度,灭亡时候财宝哪里去了?
曾国藩的湘军有句顺口溜:“打破南京发洋财!”南京被湘军攻破时,洪秀全服毒自杀。清军攻城总指挥曾国荃对湘军下令,将南京屠城,杀光抢光(抢金银财宝和美女),然后放把大火烧光(湘军放火烧南京是为了遮掩其公开抢劫的屠城行为),只有极少部分天京建筑物没被烧。曾国荃抢的金银财宝,从南京运回湖南老家,装满几十船,曾国荃回湖南老家后,买田当了大地主,并扩建曾家豪宅。
湘军各级将领们,都在屠城时,抢了许多金银财宝,南京太平军的金银财宝,都到了湘军手里,被湘军私分。而曾国藩则在报给清廷的捷报里撒谎,说江宁(南京)被湘军攻破后,什么金银珠宝都没发现,慈禧老佛爷也拿湘军没办法,因为当时清廷给湘军军饷拨付不足,暗中许可湘军有权设卡收费,并许可湘军破城后屠城并“大索三日”(公开抢劫三天)。
再比如,曾国藩死后,老湘军后期,韶山农民毛顺生家里穷,毛顺生和到韶山上屋场周围上文氏祖坟的文家,和找个上坟歇脚地方的文家文七妹文素勤结婚后,欠一屁股债,毛顺生就参加湘军当兵一年多,复员时带回许多银元,毛顺生还清了以前因结婚欠的老债,还买了十多亩地,然后才生了三伢子,可见,当湘军还是很有油水的。当年曾国藩规定,湘军兵饷是绿营兵的三倍,而且攻破太平天国城池后屠城,许可“大索三日”,就是允许湘军破城后杀光男人,抢光金银财宝和美女(为妻妾),可公开抢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