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甥女之所以厌学,第一是眼光短浅,没有目标。一年后,她不得不回湖北学习,参加中考和高考,他父母没法了,就召来亲友一起开了一个家庭会议,研究怎么办,她到我这里上学后,城里的生活似乎对她很有吸引力,不再厌学,学习成绩在班上排名10至20名,不是很好,也不差。
1、针对厌学的孩子怎么办?接纳孩子的情绪,才容易得到满足?
我先讲一个改变的例子。我妹妹家的女儿,从小读书还是比较聪慧的,初中的时候,寄宿在农村镇上读书,父母在外地打工。初二的时候,死活不想上学了,非要去打工,我妹妹打电话问我怎么办?我说,要不到我这里来上学试试。于是我妹妹千里迢迢将孩子送到我家,我给她找了离家很近的一所初中,插班上初二。在这所学校有我认识的老师,我让她多关照孩子,
我与班主任也有接触,让班主任对她有所了解。她是湖北老家来的,普通话讲不好,发音不标准,但是她的新同学都对她很好,帮助她纠正发音,她到我这里上学后,城里的生活似乎对她很有吸引力,不再厌学,学习成绩在班上排名10至20名,不是很好,也不差。暑假我和老公带着公公婆婆、我儿子、她,还有小姑一家,一起到青岛、日照旅游,让她长见识,体验她不曾经历过的生活,
她与几个孩子玩得很开心。暑假,我还让她跟着亲戚,清华美院的大学生,学美术,她很有美术天赋,很爱画画,总之,到我这里后,一切都变了,她开始喜欢学习,想考大学。一年后,她不得不回湖北学习,参加中考和高考,就这一年,她完全改变了,有了学习目标。后来她考上了一本大学,现在在深圳一家外资企业做行政,孩子厌学,肯定是有原因的。
我外甥女之所以厌学,第一是眼光短浅,没有目标,第二,远离父母,没有父母陪伴。当她到城里生活后,首先她开阔了眼界,我家在油城,居民都是油田职工,这种生活环境,学习环境,让她体验到了一种高度文明、有文化、高层次的生活氛围。最重要的是,我对她的关心、照顾,让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当然我还持续地给她灌鸡汤,在学习上也能帮助她。
一个孩子不爱学习,首先要找出原因,再对症下药,先学会接纳孩子,与孩子做到共情。首先让孩子说出上学的痛苦,你认可这种痛苦,接纳他的感受,并表现出你的感同身受,他哭你也跟着流泪,共情过后,孩子不愿意上学的原因找到了,如果确实没有上学的理由了,你可以让他暂时休学。比如,有位男孩,家庭条件很好,他很有音乐天赋,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他高一的时候,不想上学,开始逃学,想去做街头艺人。他父母怎么教育都不管用,打骂也不管用,孩子就是不想上学,他父母没法了,就召来亲友一起开了一个家庭会议,研究怎么办。最后决定顺着他,让他先休学,到社会上体验一下生活的苦,和孩子商量好,暂时休学到亲戚的修理厂去上班,修理厂给他开生活费,家里切断经济来源。孩子高兴得很,计划白天上班,晚上做街头艺人,或到吧厅驻唱,
结果白天在修理厂被虐得,全身又脏又累,晚上哪有心情和精力去卖唱。不到一个月,他就不干了,坚决要求上学读书,后来这孩子考取了一所985学校的音乐专业。总之,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家长必须先找到,与孩子共情,站在他的角度去感受,去采取办法,激发他学习的原动力,只有他发自内心地想学习,教育才是有效的,成功的。
2、如何从厌学情绪中走出来?
您好,我是彭华勇,心理咨询师,专业从事青春期教育心理问题咨询解决,著有《越有效的教育越轻松》,欢迎关注我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间歇性的打鸡血式学习才是常态,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各种外界因素下的被动进入学习状态,所以对于学生而言,最难的不是天赋上的差距,而是在学习主动性上的区别,能够长时间投入到高效率的学习中去,毫无疑问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但是对很多苦于不会学习的学生而言,如何保持高效率学习是个问题。
首先先找自己突然不愿意学习的原因,是因为厌倦了呢,还是因为学不会?当然也有可能是没有学习动力,先自己思考一下,不想学习的原因在哪里?每天处于高强度的学习当中,很容易打鸡血模式,会有懈怠心理产生,所以应该做到合理学习控制时间,不要特意熬夜刷题,但是在正常的学习时间里,保持连续性的、高强度的学习状态。这里有几个方式可以试试:1、减少周围干扰因素要想保持长时间的高强度学习,最关键的是如何立马进入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