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休假回到南充,父母不在身边,也就只能放肆自己的三餐了。在南充,一块锅盔能吃出康师傅3 2夹心饼干的感觉,也是没谁了,所以这里的锅盔店几乎渗透到整个城市角角落落,后来离开了老家,到更远的地方上学,那里没有米粉了,常常会在食堂排队的时候幻想着这是在等着冒米粉,也会想家,几个南充老乡聚在一起吹牛,才发现最想念的居然是老家的米粉。
1、南充的哪家锅盔最好吃?
又来到吃货聚集地了,能把锅盔做出神乎其神的韵味,大概也只有四川了。在南充,一块锅盔能吃出康师傅3 2夹心饼干的感觉,也是没谁了,所以这里的锅盔店几乎渗透到整个城市角角落落,这里面不得不提人气很旺的方酥锅盔。这家中,最简单的是红糖锅盔,但人气王应该是锅盔夹凉粉,关键是,锅盔在这里可以夹天下:夹牛肉凉粉、夹三丝、夹毛肚、夹张飞牛肉、夹猪耳、夹火腿,甚至夹凉面。
外面的饼皮酥脆化渣,焦香可口,加上凉粉三丝香辣麻麻的口感,挺惊艳的味道,另外李家锅盔也是人气在外,因为比方家锅盔内容物要实在许多,所以价格也更接地气,三四五块钱足矣。他家也有锅盔凉面,据说给料很舍得,挺足,酥皮也是很脆,而且还不掉渣。很难得的是,这家的锅盔和凉面兼职就是慢工出细活,一小时大概只能做10个,师傅会按顾客要求来加料,
特别是如果你是开车带走的话,师傅还会人性化地将料和粉分开装。我们吃多了圆形的锅盔,老赵的方锅盔必须见识一下,方形的外表,外面脆脆的一层芝麻散的外表,香气扑鼻,口味有十几种。一块方形的锅盔可以夹凉粉、夹鸡丝、夹素材、夹夫妻肺片等,面粉油酥面团白芝麻等,加上盐、味精、花椒、酱油、蒜蓉水等,就可以调配出让人流连的锅盔。
2、南充哪些店的米粉好吃?
最好吃的南充米粉在心里!我上高中是97年,那个时候闹得最火热的是西部大开发,但是人们的生活普遍都不够富裕,尤其是我这样的农村孩子,每个月拿着一两百生活费真不敢乱花,食堂里最便宜的莫过于米粉,素的一块钱,加带丝一元二,牛肉粉肥肠粉就一元五当然也得看量的。吃米粉有很多术语,我一般都是排队到窗口:“二两、混合油、加酸菜、牛肉,油干一个”一气呵成,学校食堂里收钱的,递碗的、捞粉的、烫粉的、放料的全是一条龙,特别是放料的大姐,其实也可以称阿姨的,她左手迅速抓过粉碗,右手的勺子就像拨弄古筝,盐味精鸡精花椒面这一圈放齐不超过两秒,然后像赌场里发牌似的朝窗口一瞄,这一秒你可以看到她美丽的脸庞,挂着朴实的微笑,把粉碗顺着餐台一推,力度恰到好处,所以一号食堂排队的几乎都是男生,
一天吃两顿米粉,几年都没觉得腻。后来离开了老家,到更远的地方上学,那里没有米粉了,常常会在食堂排队的时候幻想着这是在等着冒米粉,也会想家,几个南充老乡聚在一起吹牛,才发现最想念的居然是老家的米粉,每次放长假都会挤长途回家,下车第一件事便是在车站边先吃两个大碗米粉,还得加两个油干。那个时候就没有思考过车站边的米粉味道不好,吃下米粉立即觉得这回家的任务差不多完成了,
再后来到了更远的地方工作,多年不吃米粉也就好像没了米粉瘾。自己挣了钱,山珍海味也都尝过了,不过如此而已,穿梭在大街小巷,在别人的方言堆里游走,偶然间看见一家“肥肠粉”的招牌,不自觉的踱了进去,老板热情地问:“要大碗还是小碗?”有点陌生的“三两”到了嘴边还是被“大碗”替代了。服务生端上来一碗,棕红色的汤汁,黑色的粉条,用筷子夹还很容易滑落,尝了一口,异常失望!这不是我要的“肥肠粉”!我吃不来这样的“肥肠粉”,惺惺然付款出了店门,又开始想家,米粉的味道大概还记得,只是有点淡了,
去年休假回到南充,父母不在身边,也就只能放肆自己的三餐了。早上红光路吃米粉,中午仪凤街吃米粉,晚上大西街吃米粉,第二天第三天,每次都去不同的地方,从嘉陵吃到高坪,再回顺庆,甚至转两次公交到潆溪去尝尝但是,好像没有以前的味道了!有人说那是你的味蕾变傲娇了,仔细想想也有可能,但是,我看见的米粉汤也没有以前的感觉了,我记得那锅里应该是堆满猪骨,老板是用勺子扒开猪骨舀汤的,可眼前却是奶黄奶黄的一大锅浓郁的汤,没有骨头的汤!吃过几天,也只能惋惜地说声不过如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