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主题所问之前提不严谨,因为河南话与陕西话都有各自不同的多种分支方言,河南方言之豫东与豫西话明显不同,且以开封话与郑州话为正统河南话。河南与陕西交界一带之语,既不能代表河南方言,也算不上是陕西正统语言之关中话,而是豫秦晋三省交界之语,准确说是陕西关中话与河南豫西话的杂糅。
1、商丘话是河南话吗?
商丘虽然是河南的一个地区,但商丘话和传统的被大家接受认可的河南话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比如,商丘人的“管”这个字,其意义等同于“中”“可以”的意思,但河南就这一个地市说这个方言。倒是山东菏泽有这样言语,商丘话和安徽北部、山东菏泽地区的方言,语调倒是很为接近。不知道语言学上怎么定义地方话的,自己觉得河南话大概是以郑州为中心地区的地方话吧。
2、你们家乡话“傻子”怎么说?
哈这个问题有意思,俗话说:傻子是有傻福,泥菩萨住的好屋。“傻子”,我们家乡叫“毒头”,“毒头”,也并非专指精神病患者。智力低下,交流困难,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者,也称之为“毒头”,我们老家有句俗语,叫“毒头毒头,银子换石头”,可见这“毒头”是何等样的人。但有时候称作“毒头”的叫“毒进不毒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毒头”他知道吃亏不吃亏,
对他不利的,他才不接受呢。这样说,他也不完全傻呀,“毒头”,在我们家乡也指老实人。弟兄之中,老大大多是老实之人,这也就有了“毒头阿大,滑头阿三”之说。像我,兄妹三人中是老大,那我就是“毒头阿大”,你还别说,我这个人从小真的老实,一是一二是二嘛,不会见乖识巧,更不会阿姨奉承。不像我弟弟能把死的说成活的,
3、有人说皖跟豫交界处的安徽方言像河南话。那你举得额河南跟陕西的交界处像河南话还是陕西话呢?
此主题所问之前提不严谨,因为河南话与陕西话都有各自不同的多种分支方言,河南方言之豫东与豫西话明显不同,且以开封话与郑州话为正统河南话,陕西话区别更大,分三大块:代表陕西话的关中方言(以西安、咸阳、渭南话为标志):属于西南巴蜀语系方言的陕南话:属于陕晋蒙交界一带塞北或代北之方言的陕此话。鄙人理解,应说成豫西话和关中话为妥,
河南与陕西交界一带之语,既不能代表河南方言,也算不上是陕西正统语言之关中话,而是豫秦晋三省交界之语,准确说是陕西关中话与河南豫西话的杂糅。至于三门峡话,应当是以河南豫西话为主要成分,但陕西关中话的味道又很浓,是两地过渡之语言也,三门峡虽然自古都是豫地,但“秦味““秦情““秦缘“很深厚。一是陕西地名,因位于河南三门峡之陕州区以西而得,
二是陕西关中,因东西南北四关而得名,而其东关即涵谷关,就在三门峡境内。三是秦豫交界地古称弘农,治所在今三门峡,相当长的时期内同属于一个行政管辖区,四是语言相似,风俗相近,文化相通,情感相连。这一带,今天都属于秦晋豫三省交界之经济协作区,既有组织,又有活动,每两年都坐在一起,开会商讨工作,体现在文化上,三门峡(特别是灵宝市)人唱的是山西蒲剧和关中道情和迷胡。
4、安徽阜阳、亳州的有些人为什么说河南话呢?是口音相似吗?
安徽亳(bó)州和阜阳以及河南大部分区域,看似两个分属不同省份的地区,方言竟然是一模一样的,有什么渊源吗?1、两地同属中原官话地区中原官话是起源于中原地区的方言,以河南为中心辐射至山东西南、安徽西北、山西南部以及陕西等地区,从语言分区来看,安徽亳州也是同属中原官话地区。两地人员交流起来,没有丝毫障碍,完全不需要“翻译”啊,不信就来瞧瞧:两地人员交流起来,没有丝毫障碍!女:夜个晚黑来你家能啥来?水筲、锅拍子嫩响小小虫进家了?男:白啰啰,俺木能啥,起床喝匪,拿匪舀子,能翻了匪桶,
女:乖乖,俺佛哩,怪粘弦滴冻静。听懂上述对话的请举个手!2、中原官话是最早的普通话中原官话最早可上溯至东周,东周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以洛阳话基础音形成了全国通用的雅言,中原官话最早可上溯至东周雅言不仅是最早的普通话,而且也是最早的官话,列国诸侯朝见周天子,不会说雅言是很“不上台面”的事情,中原官话历经数千年发展,成为中原地区通用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