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香港 > 中西区 > 翻译的方法,初中文言文翻译技巧

翻译的方法,初中文言文翻译技巧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22 20:35:28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初中文言文翻译技巧

记住关键字,了解文段的主要意思,不知道的时候不至于编得太离谱。还有就是要逐字翻译。 最后,不管你是编的还是逐字翻译而来的,都要整理一下,让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特点。 比如说: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翻 译:人生高兴的时候就要尽情欢乐,不要空着酒杯,迎向那明亮的月亮。

初中文言文翻译技巧

2,英语句子翻译有什么好方法

我觉得首先需要较好的英文功底。这个主要还是要靠自己好好学习英文。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要了解西方的文化,这一点不容忽视。很多东西是不能根据字面意思完全直译的,那样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译出来都是不够贴切的,相信大家都有所体会。我想强调的就在于此。比如我们想汉译英,就需要了解西方文化中要表达出中国这句话的意思时是要用一个怎样的比喻,要用怎样的一个寓言。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难点。 鄙人浅见,望楼主指教,谢谢。
多看多记是硬道理。 有相关的翻译书籍教你英译中的类型,《英汉互译》等(针对笔译) 同时自己多看些美文杂志报纸等,涉及多方领域,记住常用语(针对笔译、口译) 翻译必备字典。(针对笔译) 多看新闻报道。(针对口译)
最好少用中文的结构去翻译句子,翻译的范围就会广一些。多看一些英语的阅读,对提高翻译水平也是很有帮助的哦。

英语句子翻译有什么好方法

3,英语翻译的技巧

1.翻译是按照原文的句型、精神、意义、情绪再现原稿整体效果的艺术性再创作。实际上它比写作还要费时费神费力。高翻译技巧不能仅靠阅读翻译理论和技巧的书籍。多种知识、多种体裁往往在同一资料中同时出现.要虚心学习,多思勤问,多查各种资料,必要时还要到现场考察,对原文读懂弄通,表达时符合有关行话,具备用简明、流畅、准确的语言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 要透彻理解原文,了解两种文化差异,应当根据上下文、语境实际情况来译,而不能生搬硬套字典里的释义。 2.英汉两种语言不仅用词造句的语法结构不同,而且表达思想的方法不同,所用的形象也有不同。我们在翻译时必须以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的原则进行变通。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在进行翻译时,有时不能拘泥于词语的字面意思,生搬硬套或单求英汉句型上的对等,需要做些变通。 3.翻译者应该经常阅读一些时代感强的报刊书籍,以扩大知识面,有意识地积累新词,密切关注、及时收集、学以致用,更地道、更好地使用英语表达。
直译

英语翻译的技巧

4,英语如何翻译一句正确的句子

句子的结构语法等在于你平时的慢慢积累,练习,时间长了,练习多了就自然熟悉了。你汉语说话怎么组织句子的,有人教你不,你不就是多听
多看英语电影,每天坚持一篇英语阅读理解,多听英文歌,总而言之——单词词组,惯用语法一定要从书本上好好掌握,题海无边,课本是岸,基础打好,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语感,多看地道的用法,久而久之就有语感了。什么主谓宾的适当了解就行了,语文的主谓宾我也不怎么清楚呢。这个首先要弄清楚概念吧,去问问老师吧。语法,就是什么宾语从句啦,时间状语从句的必要点你要弄清楚啊,你可以考虑买一本语法书看看,这个有很多语法,那里讲得完,都很重要的啦。还有,不要追求字字翻译,只要同意就可以了,相同的意思换个简单的说法不就可以了,每次写作文我不知道这个句子怎么翻译我就想另一种用法。但是意思相同。
你用Google translate或者有道翻译 工具帮你先翻译出来,再慢慢润色吧句子的结构语法等在于你平时的慢慢积累,练习,时间长了,练习多了就自然熟悉了。你汉语说话怎么组织句子的,有人教你不,你不就是多听, 多看,多自己咿咿呀呀的就慢慢会了呗。

5,求专利英语长句翻译技巧

英语习惯于用长的句子表达比较复杂的概念,而汉语则不同,常常使用若干短句,作层次分明的叙述。因此,在进行英译汉时,要特别注意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将英语的长句分解,翻译成汉语的短句。在英语长句的翻译过程中,一般采取下列的方法:)~ (1) 顺序法。当英语长句的内容的叙述层次与汉语基本一致时,可以按照英语原文的顺序翻译成汉语。 (2) 逆序法。英语有些长句的表达次序与汉语表达习惯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这时必须从原文后面开始翻译。 3)分句法。有时英语长句中主语或主句与修饰词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翻译时可以按照汉语多用短句的习惯,把长句的从句或短语化成句子,分开来叙述,为了使语意连贯,有时需要适当增加词语。例如: 例. The number of the young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 can`t read is incredible about one in four. 如果我们按照原文的句子结构死译,就可能被翻译成: (没有阅读能力的美国青年人的数目令人难以相信约为1/4。) 这样,就使得译文极为不通顺,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因此,我们应该把它译为:(大约有1/4的美国青年人没有阅读能力,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4) 综合法。上面讲述了英语长句的逆序法、顺序法和分句法,事实上,在翻译一个英语长句时,并不只是单纯地使用一种翻译方法,而是要求我们把各种方法综合使用,这在我们上面所举的例子中也有所体现。尤其是在一些情况下,一些英语长句单纯采用上述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方便,这就需要我们的仔细分析,或按照时间的先后,或按照逻辑顺序,顺逆结合,主次分明地对全句进行综合处理,以便把英语原文翻译成通顺忠实的汉语句子

6,文言文翻译技巧高中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高考大纲明确规定的一个重要考点。但高一学生的文言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在文言翻译方面首先应该熟悉并初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先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合理调整,译准句式。将文言句式调整成现代汉语句式是翻译的第一环节。古汉语句式包括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即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以及固定句式等,倒装句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比如“此何难之有焉”(08年高考天津卷),翻译时一定要译出宾语前置“有何难”。省略句在翻译时则要将省略成分补充完整,固定句式的翻译形式往往也相对固定。 为能准确地判断文言句式,平时要加强对文言句式特点的分析和总结,比如“之”往往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者”多做定语后置的标志等。 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是文言文翻译中最重要的原则。一般地,文言实词要译出准确的意义,虚词要译出正确的语气。具体来说可以坚持五字原则,即“留、删、换、变、联”。 ①“留”,即翻译时保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如人名、地名、物名等。如“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08年高考全国I卷)中的“屯田”,古今意思相...“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高考大纲明确规定的一个重要考点。但高一学生的文言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在文言翻译方面首先应该熟悉并初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先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合理调整,译准句式。将文言句式调整成现代汉语句式是翻译的第一环节。古汉语句式包括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即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以及固定句式等,倒装句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比如“此何难之有焉”(08年高考天津卷),翻译时一定要译出宾语前置“有何难”。省略句在翻译时则要将省略成分补充完整,固定句式的翻译形式往往也相对固定。 为能准确地判断文言句式,平时要加强对文言句式特点的分析和总结,比如“之”往往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者”多做定语后置的标志等。 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是文言文翻译中最重要的原则。一般地,文言实词要译出准确的意义,虚词要译出正确的语气。具体来说可以坚持五字原则,即“留、删、换、变、联”。 ①“留”,即翻译时保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如人名、地名、物名等。如“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08年高考全国I卷)中的“屯田”,古今意思相同,翻译则保留不变。 ②“删”,即删掉无实际意义的文言虚词如音节助词、部分句末语气词等。 ③“换”,即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包括人称代词和部分语气词。比如“尔”“若”“乃”很多时候要译成第二人称代词“你”;又“……况为我死,我何生焉”(08年高考山东卷),“焉”表感叹语气,翻译时应替换为“啊”,等等。 ④“变”,即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意译有关文字。如成语“波澜不惊”,本属被动用法,“被惊动”,但直译就感觉不符合语法习惯和客观事实,故意译成“(湖面)风平浪静”更好。 ⑤“联”,即联想,采用成语或俗语联想法推断该词在原文中的意思。比如 “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04年高考江苏卷),从成语中“曲意逢迎”的意义推断出“曲意”一词的意思,“曲意逢迎”是“违背自己的本心,千方百计迎合讨好别人”,则很容易推出“曲意”是“违心的迎合、奉承”的意思。 为了准确地翻译实词和虚词,平时还一定要加强对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实词义项和用法的积累,加强对常见虚词的意义用法的区别辨析。在意译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修辞手法的灵活翻译。 3.瞻前顾后,重点推敲。此类多涉及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皆不获,有司苦之。”(08年高考湖南卷),此句得分点在“苦”字,结合前后文,很自然地得出本字采用了“为动用法”,“为……感到苦恼”,这是得分点;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中的“以”,则可以根据前文的“用”推断出是“被任用”的意思。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参考相关注解、选文出处等有效信息。 4.认真核对,查漏补缺。翻译结束后,还应回过头来根据“忠实于原文、语句通顺和文辞优美”三个角度进行调整修改,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章TAG:翻译方法初中中文翻译的方法

最近更新

  • 什么是调式,什么是音乐调式

    什么是音乐调式每个乐曲的谱号后方都有几个井号或者几个b.这就是代表该乐曲的调是什么调2,音乐中ABCGF调是什麽意思哪个高哪个低像G1B5后面具体什么意思我也说不太清,就是不同的调 ......

    中西区 日期:2023-05-06

  • 口诀,口诀是

    口诀是秘密..口诀是:只有自己才知道的秘密.芝麻开门麻里麻里哄2,什么是口诀查字典口诀。你好,我给你一张表,我学五笔就是用的这个表,你可以把它打印出来,天天都可以看了。如图:口诀, ......

    中西区 日期:2023-05-06

  • 通知单,咋样写通知单

    咋样写通知单这不叫通知单,这应该叫“广告”。这很简单,就写一个广告,写清楚你的地址,所卖的东西,开店时间,然后写上落款年月日就行了你说呢...2,发货通知单发货通知单编号客户名称地 ......

    中西区 日期:2023-05-06

  • 秒的英文,表示小时分秒的英文字母是什么

    表示小时分秒的英文字母是什么小时h,分min,秒s2,秒的英文简写怎么写秒的英文:second,简写:s词汇解析:second英文发音:[?sek?nd,s??k?nd]中文释义: ......

    中西区 日期:2023-05-06

  • 零点存在性定理,关于零点存在性定理

    关于零点存在性定理2,关于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3,什么是零点存在性定理4,零点存在性定理是什么意思1,关于零点存在性定理f(a),f(b)告诉你不等于0了,没必要用闭区间这是零点存在 ......

    中西区 日期:2023-05-06

  • 鬼剃头是什么意思,如何避免自大狂?

    只要摆脱了自大狂,就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和发展,有超群的成就,这就是好运的绝佳配置尘土飞扬,人生的漂泊,亲人的思念,回家的路并不遥远,在所有的繁华与沧桑都尘埃落定之后,她就知道该怎么做 ......

    中西区 日期:2023-05-06

  • 主动营销,主动营销与店面营销主要区别及如何吸引客户

    主动营销与店面营销主要区别及如何吸引客户主动营销直击潜在客户群体,店面营销主要吸引陌生客户。直接有效。两者可以相互结合。主动营销;应该是一种意识上的主动,为顾客提供便捷服务,只要树 ......

    中西区 日期:2023-05-06

  • 青蛙儿歌,关于青蛙的儿歌记得的歌词有点模糊天晴啦水啦啦我和全家

    关于青蛙的儿歌记得的歌词有点模糊天晴啦水啦啦我和全家童摇:《小小的青蛙》歌曲:搏浪鼓歌手:赵薇直到现在我才知道什么是爸爸说的甜蜜的负担天晴朗那花儿朵朵绽放闻花香我想起年幼时光我的家 ......

    中西区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