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可以让四川人民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的是,从地震发生的规律来一般一次大的地震或者一个地震活跃期之后,同一地区会进入一个相对地震少发的沉寂期,这是由于大的地震或者地震活跃期会释放地壳内部能量。汶川地震后,“四川数千年无大震”是谬误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北段,今天雅安市芦山县发生的7.0级强震,震中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南段。
1、四川又地震了,你们经历过什么样的地震?
地震是天灾,不可避免,对四川灾害频发表示关注,对灾区人民表示同情。本人经历过的地震是九七年,还是在大理服役期间,白天晚上住在一小客车内,担心害怕,大冬天冷风刺骨,吃饭时间匆匆回家吃饭便跑出室外游荡,难忘有一天中午正在吃饭,忽然门窗咣当作响,地下似有啥东西滚动,顿时灰尘飞扬,匆忙丢碗跑到室外,预报说才四级多小震,前后住了一周多时间,预警解除。
2、四川每年都发生几次地震,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四川“每年都发生几次地震”:就广义相对论而言,其主要根本原因是四川的地理位置、地理生态环境东西、南北———由地处几亿年前地质构造运动“所构成的地质断层•地带断裂的中心位置…”四川的地理位置从东往西•由低往高:地形地貌地势走向地处———由东部丘陵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青藏高原的相交相连的结合部地理位置与地理生态环境(例如横断山脉就是很好的例证),即“东亚”与“中亚西亚”缓冲地带的过渡地段、过渡区域地质构造运动的“地质断层、断裂带上…”四川的地理位置由东往西———地处由“东亚”太平洋坂块地质构造运动与由“中亚西亚”大陆坂块地质构造运动“相碰撞”造成•形成•组成•构成的“相交、相接、相连、相遇、相逢”衔接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生态环境地质构造运动的“地质断层、断裂带上…”四川的地理位置从南向北———地处几亿年前由印度洋坂块地质构造运动南亚次大陆与由北部“欧亚大陆”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坂块地质构造运动相碰撞、相挤压而形成的青藏高原的“边缘过渡地带、过渡区域”相交、相接、相连、相遇、相逢的地形地貌地势走向地质构造运动的“地质断层、断裂带上…”综合上文所叙,因此,四川“几乎每年都发生几次地震”,
3、四川为什么会经常发生地震?
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目前地震死难人数还在上升,在巨大的天灾背后,很多人疑问为什么这一次依然是四川受难?之前有一种说法是“汶川地震已经把几千年积累的应力释放完了”,那么雅安这次的大地震为何还会发生?01、四川为何地震多发?找一张中国地图,大致看看四川省的结构,西部多山区,中间是盆地——这可能是我们对这个“天府之国”最为直观的印象。
把视角切回到四川历来大大小小的地震上,如果将震中所在的位置投影在地图中,大致能发现——这些地震发生的地点,大致都排在西部的山区里,而且似乎平行于山区-盆地的交界线而呈线性分布,至于盆地中央,虽然会遭到地震的影响,但很少是直接的震中区域。经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投图步骤,可得出第一步推论:四川的地震,与它西部那排最靠盆地的“山”有着相关性,
这个来自经验的推论虽然简单,但实际上,已经抓到问题的实质了。因为这条俗称做“山”的地形,正是著名的龙门山大断裂——它是一条贯穿岩石圈的巨型地壳断裂系统,南北延伸越500公里,宽达70公里,本来,以岩石组成的坚硬地壳几乎坚不可摧,它之所以能发生如此大的断裂、扭曲,一定是有什么强大的力量撕裂了它。于是,科学家们研究龙门山断裂带中岩石的应力场发现,这股强大的应力的确客观存在,而它,则来自西南方向的更高一阶的地域——青藏高原,
应力场分析表明挤压应力来自青藏高原,那么,为什么青藏高原要提供这么大的应力场,持续不断地压迫它东部边缘的四川盆地,以至于在前锋形成这么大的断裂系统呢?原来,青藏高原也不是根本原因,它依然是一个结果,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正面碰撞的结果。大陆与大陆之间的相撞不比大陆与大洋之间的接触,后者,一个轻一个沉,大洋插到大陆下,形成海沟和火山弧(如日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