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南开区 > 天津市中风发病率,最新的统计数字脑中风发病率死亡率年增长率患病率都是多少

天津市中风发病率,最新的统计数字脑中风发病率死亡率年增长率患病率都是多少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29 19:50:01 编辑:天津生活 手机版

1,最新的统计数字脑中风发病率死亡率年增长率患病率都是多少

这些在网上都可以查到的,你可以看下

最新的统计数字脑中风发病率死亡率年增长率患病率都是多少

2,浙江中风率最高的城市

浙江中风率最高的城市是嘉兴市。根据参考2020年兴市疾控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嘉兴中风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20年保持平稳。据统计,2017年至2019年嘉兴市脑卒中报告中风例数分别为1.12万例、1.16万例、1.25万例、1.31万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27.40/10万、338.67/10万、361.64/10万、377.53/10万。而2020年共报告1.306万例,报告发病率374.28/10万。换言之,嘉兴每千人中约有4个人发生中风,2020年嘉兴市中风报告发病率达到浙江省最高水平。

浙江中风率最高的城市

3,脑中风有什么表现

您好“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其治疗方式不同。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因此,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发病和复发尤为重要。应加强对全民普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脑卒中的最常见症状为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无力,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其他症状包括,突然出现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麻木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神志迷茫、说话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物困难;行路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无原因的严重头痛;昏厥等。根据脑动脉狭窄和闭塞后,神经功能障碍的轻重和症状持续时间,分三种类型。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颈内动脉缺血表现为,突然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失语,单眼短暂失明等,少有意识障碍。椎动脉缺血表现为,眩晕、耳鸣、听力障碍、复视、步态不稳和吞咽困难等。症状持续时间短于2小时,可反复发作,甚至一天数次或数十次。可自行缓解,不留后遗症。脑内无明显梗死灶。2.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与TIA基本相同,但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有的患者可达数天或数十天,最后逐渐完全恢复。脑部可有小的梗死灶,大部分为可逆性病变。3.完全性卒中(CS)症状较TIA和RIND严重,不断恶化,常有意识障碍。脑部出现明显的梗死灶。神经功能障碍长期不能恢复,完全性卒中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型。4.脑卒中预兆研究发现脑卒中常见预兆依次为:(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3)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4)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7)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10)整天昏昏欲睡,处于嗜睡状态。(11)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12)双眼突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事物。

脑中风有什么表现

4,中风发病特点正确的是论文年龄意识不仅是什么

人脑日夜不停地管理着我们的思维、情感、身体的感觉和运动、调节体温、心跳、呼吸等等所有的生理功能,如同一个“司令部”,把各处收集的情报加以分析,做出决定,发出命令。?畅通的脑血管是人脑正常工作的基础!一旦脑血管出现问题(中风),脑细胞就会不可逆转死亡,导致脑的相应功能丧失,甚至失去生命。?  二、中风(脑卒中)的发病特点?  中风,医学名称为“脑卒中”,包括出血性中风(脑溢血)和缺血性中风(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经济负担“五高”特点。?  原国家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在2011年“世界卒中日”的宣传材料:按照20年前的调查数据推算,我国脑卒中新发病例约200万人/年,死于脑卒中超过150万人/年,脑卒中后存活者约有600—700万人(如今已在1000万人以上)。在存活的患者中,约75%-80%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重度残疾超过40%。  1、高发病率?  2011年8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显示:1980年,全国出院确诊脑卒中患者仅1万余例;2008年,全国出院确诊脑卒中患者仅达到了200.44万例。?据MONICA-中国研究资料统计,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以每年8.7%的速率在上升,已经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随着我国国民“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一定时期内,我国脑卒中将仍然维持高发态势。  2、高致残率?  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引起国民肢体残疾的第一位原因是中风(脑血管病)!?中风后肢体残疾,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长期需要他人照顾,给患者本人、家人和朋友造成巨大的创伤。?这样的状态经常被描述为:“一人中风,全家瘫痪”、“中风瘫痪,生不如死”、“一旦中风,就是地狱般煎熬的开始”……?  3、高死亡率  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死亡率是欧美国家的4~5倍。  4、高复发率?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北京的脑卒中复发率占27%;我国临床资料表明:门诊脑卒中患者约40%是二次以上复发。?几乎所有的中风患者,都会再次发生中风!而且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症状越来越严重,经过2次甚至更多次中风折磨的患者,还要忍受感染、褥疮等并发症折磨,生活质量直线下降,直至生命终止。?  5、高经济负担?  根据《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政府办综合医院脑梗死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直接医疗费用由2003年的11.7亿元上升为2009年的81.9亿元,年均增长117%。  据另外一项估算,我国县以上医院每年花在脑卒中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达120亿元,间接费用高达200亿元以上。  对于中风患者家庭,更是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随着先进医疗设备与药物的广泛应用,住院治疗脑卒中的各种医疗费用高;病情稳定还要持续的康复治疗;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还需要家人或请人长期、持续照料和护理;还有无法评估的巨大精神创伤!  6、年轻化趋势明显?  我国三个大型的脑卒中数据库显示:目前中风后存活的人,65岁以下的人占了44.2--53.5%。????在我的临床工作经历中,救治的最年轻的脑梗死患者仅8岁,最年轻的脑出血患者仅9岁,16岁的脑出血,24岁的脑梗死,以及存在颈动脉斑块的大量中年高危人群……??这些活生生的病例深深地震撼着我,我难以想象这会给患者和他们的家庭带来什么!作为一名神经科医生,我再也不能无所作为地等待病人中风后来找我,必须唤醒广大民众潜在的必要健康需求,提高健康自我管理的意识,用自己的一份力量能够唤起更多人的关注,让每一个人用实际行动传递中风预防理念,为社会、为广大民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中风(脑卒中)可防可治?  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无论是首次中风发作还是中风复发,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预防。目前,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先进的医疗手段已经可以明显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甚至不留下后遗症,完全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等国家在对脑卒中开展相关防治工作后,其死亡率已明显下降。美国脑卒中死亡率下降了60%,男性发病率下降了30%,女性下降了18%,日本脑卒中从死亡率第一位下降到第三位。?  我们欣喜地看到,2009年,国家卫生部正式启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现更名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上海虹口区同期就开始贯彻落实国家脑卒中防控策略,开始了上海虹口脑卒中网络的建设探索,5年来已经取得了虹口区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下降的阶段性成果,这些举措定将为降低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维护民众的健康权益做出积极的贡献!?

5,脑中风中的是什么风

“中风”一词来自中医,最早是用“标”、“本”、“虚”、“实”这些理论来解释猝倒、意识障碍、口角歪斜、肢体活动不灵以及感觉障碍等症状。英文中有一个词叫做“stroke”,与中医的“中风”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stroke”翻译为中文又叫做“卒中”。“卒”同“猝”,取“仓促、急速、突然”之意。而“中”字一种解释就是“中风”,另一种解释是“占领”。其实,对于中风,西医完全有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解释”,那就是脑血管疾病。让我们看看脑血管疾病这股“风”到底有多可怕。【这股“风”是中国人的头号杀手】顾名思义,脑血管疾病是各种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部病变。对于神经系统疾病而言,脑血管病是最常见也是最多发的疾病。很多医院的神经内科一半以上的病人都是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依据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持续的时间,将不足24小时者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超过24小时者称为脑卒中;依据病理性质可分为缺血性卒中(也就是脑梗死)和出血性卒中。让我们通过数字来看看脑血管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有多么巨大:1.发病率:(100—300)/10万。每1000个人中就会有1到3个人因为脑血管疾病而出现神经系统地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意识障碍、口角歪斜、四肢活动不灵、感觉障碍等。2.患病率:(500,740)/10万。每1000个人中,就会有5到7个人患有脑血管疾病,或许已经有症状了,或许暂时看起来好好的,但随时可能出现症状。 3.死亡率:(50—100)/10万,约占所有疾病死亡人数的10%。是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一。而脑血管病存活者中也会有50%一70%病人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在中国,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更是高达(116~141.8)/10万,为首要死亡原因。而且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与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和气候(纬度)等因素有关,呈现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征。因此,“中风”是中国人的头号杀手。【这股“风”为什么杀伤力那么大?起因是什么?】要想知道“中风”杀伤力大的原因,得从脑的生理特点和血液供应特点说起。正常成人的大脑重量虽然只有1.5kg,但流经脑组织的血液却占占每分心搏出量的20%,也就是说,每分钟心脏搏出的血液总量的1/5是供给大脑的,可见大脑对血液是多么的依赖。脑组织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一30%,而且脑组织中没有能量储备,只能依赖于糖的有氧代谢,因此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性损害十分敏感。4至6分钟的缺血缺氧就会导致脑细胞的不可逆性的损伤。脑血管是给脑供血供氧的重要通道,而中风正是瞄准了脑的这个“死穴”下手,以各种脑血管疾病形式,发起了对脑的一次次袭击。大家都知道,脑是掌管着我们运动、感觉、意识和智力的重要器官。脑的损伤部位、损伤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能力甚至是生命,这就是中风杀伤力大的原因。那么中风总得有个起因吧?当然有,总的来说,脑血管疾病可以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但是细分下来,又有这么几个原因:原因一:血管壁病变。引起血管病病变的原因最常见的是高血压性动脉硬化和高血脂等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损害。其次,结核、梅毒、结缔组织疾病和钩端螺旋体等可以引起动脉炎,也会导致脑血管的狭窄。某些先天性血管病,如动脉瘤、血管畸形和先天性狭窄,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血管损伤,都会影响到大脑的供血。当然,药物、毒物、恶性肿瘤等也会损伤脑血管,引起中风。原因二: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也会影响到大脑的供血。高血压、低血压或血压的急骤波动,心功能障碍比如传导阻滞、风湿性或非风湿性瓣膜病、心肌病及心律失常,都是中风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心房纤颤,更会引起血栓,引起脑缺血。原因三: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如脱水、红细胞增多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和白血病等,都会引起血液粘稠,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抗凝剂、服用避孕药物等则会增加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风险。除了这三条主要原因之外,空气、脂肪、癌细胞栓塞也会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还有一些中风的患者找不到明确的原因。【“脑中风”,怎么防?】对付中风这个头号杀手,预防永远是第一位的。脑血管病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两种。一级预防是指对有脑血管病发病倾向,但尚无未发病的个体所进行的预防。二级预防是指对已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的个体再发脑卒中的预防。牢记以下几点,我们就能远离中风这个杀手:一是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35岁以上的人来说,要定期体检,确定有无高血压,若血压高于140/90mmHg,就必须进行规范治疗。高血压病的患者要注意保持这么几点:限制食盐,饮食清淡、适当运动、坚持吃药,以保证血压正常。二是控制血脂。正常人空腹时血液中含胆固醇3.1~5.7mmoL/L,甘油三脂0.56~1.7mmoL/L。如果血液检验数值超过了这一标准限值,即称为高脂血症。血脂在血液中既可单独存在,也可与血中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成为脂蛋白。因此,高脂血症又称高脂蛋白血症。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含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较高,容易在动脉内膜中浸润沉积,造成动脉硬化。高密度脂蛋白粒子大,含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较少,能将肝脏外组织中的胆固醇运到肝内,起到清除动脉血管内胆固醇的作用,有保护血管的作用。但是不论怎样,低脂饮食是破中风的重要招数。三是积极治疗原发病,比如心脏、糖尿病。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改变,会直接影响脑的供血。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不但可使血糖增高,而且还会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形成高脂血症,加速了糖尿病人的动脉硬化。此外,糖尿病人血浆脂蛋白浓度增加,血脂增高,红细胞异常,血小板粘附性聚集性增强,加上多尿引起人体内脱水等,均可造成血液粘度增高,更易导致脑血栓形成。四是减肥,控制体重,戒烟、少饮酒。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当然也是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吸烟则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继而引起中风。而少量饮酒是会扩张血管,防治缺血性脑中风的,但是酗酒则也会导致动脉硬化,引起中风。此外,年龄也是脑中风的高危因素,男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低,脑中风的发病率是女性的1.5倍,但这些都是我们不可控的危险因素。或许,我们真的都做好的预防工作,中风这个杀手也就束手无策了。
文章TAG:天津市中风发病率天津天津市中风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