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花生最后又是销到哪里去了呢。正阳县种植了170万亩左右的花生,平均亩产300多公斤花生,年产量50多万吨,连续多年成为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因此被授予了“中国花生之都”的称号,这两年来河南的主产区花生价格都不尽人意,无论是受到价格的影响还是花生欠收,一般都是稳中偏强。
1、农民交“公粮”和“卖余粮”有什么区别?去年河南遭雨淋的花生销到哪里去了?
在我的记忆里,农民年年向国家交公粮,交的公粮都是农民晒干扬净的粮食,国家收的公粮是要付给农民款的,在一般年份,农民交公粮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农民交的公粮都储存在粮站,粮站的设施很好,有效地保存好粮食,如果这年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农民除去交的公粮和自己食用的之外,还有大量剩于的粮食,农民就到了向国家卖余粮的时刻,此时的农民积极性更高。
在那个时候,农民主要是搞农业生产劳动,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果如何处理不用愁,只要把心思放到如何抓生产上来就可以了,如果此地因灾情欠收了,国家会发放返销粮,国家从整体上调整了不同地区粮食余缺问题。现在的农民,不光搞生产,还要销售生产的余粮,如果价格好还可以,价格不好就是个头痛事了,无论怎么讲,农民的余粮还是要卖,卖到哪里呢?卖给粮食贩子,这时粮食贩子代替了粮所的功能。
粮食贩子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农民的粮食卖出个合理的价格可能是很难,根据网友反映,去年河南在收花生的季节,正好遇上连阴雨,又是一家一户的规模,花生难免不生芽变质。这样的花生最后又是销到哪里去了呢?如果这样的花生走遍全国各地,那么,这样的花生对人无害?(据科学家介绍,变质的花生、玉米之类的,黄曲霉菌含量很高,
2、河南花生市场的价格如何?
花生和大豆都是油料作物的一种,不过花生主要是以食用级作为我们日常的消费品,饲用用途并不是特别广泛,大豆主要是用作饲用,近几年来花生的行情并不好,其中河南是花生的主产区他们的价格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目前价格目前的通货价格稳定在3.4-3.5元/斤,差一点的有可能不足3.3元,不过这基本上还是比较算稳定了,
主产区的油料花生交易还算比较活跃,商品花生米比较平淡,下面我们来说一下目前的基本局势。1.河南价格:春白沙米收3.8元,六筛以上的4元,8筛以上的4.2元,价格的差距是比较大的,一般也就是根据米的质量,差的米价格不足2.8元。不过这两年来说,河南的主产区花生价格都不尽人意,无论是受到价格的影响还是花生欠收,一般都是稳中偏强,
2.种植面积:从16年到17年这两年来说,我们国内的花生种植面积还是在逐渐递增的,而在17年这两年内花生的销售与他的需求量并不匹配,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今年花生的价格上涨还是受到了河南省白沙果的影响。3.进口因素:我们今年实行的新的进出口关税政策,主要是对活的牲畜,水产类,各种生活用品等都有了新的规定,这也其中包括了一些油料作物,油料作物的残渣关税基本上是一降再降,这也肯定会抑制我们国内油料作物互补品的价格,
3、今年河南到处都被淹了,今年玉米,花生这些会不会大涨?
提两点就明白了1.河南是粮食大省,但受灾的大部分是城市郊县,对农作物相对来说影响不是太大,注意了我是指的相对,并不是绝对,杠精们就别咬文嚼字了,2.我国的粮食储备是一般人想像不到的,我没有具体数据,但我去过某部队储备仓库,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已经对于在农村长大的我已经震撼了,现在已经不用交公粮了,能在这么多年之间一直保持粮食价格稳定,可想我们国家实力有多雄厚,自然灾害每年都会发生,这次只是一个城市内涝,对农作物的影响有限,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不会有太大影响。
4、河南花生价格下降,将会怎样?
感谢邀请,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农医生为您答疑解惑,近几年来,经常发生很多农户辛苦种植出来的农作物价格下跌,甚至有的直接卖不去的情况。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前几年价格较好,有的农户得到了甜头,加大了种植面积,有的农户看到别人种植自己也就跟风种植,导致种植面积加大,受供需关系的影响,生产的农产品大于人们的需要,价格就只有跟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