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作为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名人辈出,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商鞅、张良、张衡、杜甫、吴道子、岳飞等学者大家都来自于河南。大家身边都有河南人,大家会自觉地通过身边这个河南人去认识河南,作为咱们将近中国1/10的人口,河南确实是一个人口大户,另外我们的这种文化的堆积,去博物馆的时候,大家都应该会感受到这块土地曾经为这个民族作过什么,我们多少成语历史故事都与河南各地的地名紧密相关,所以我很骄傲那一次替河南人说话。
1、南阳明星都有谁?河南老乡们都听说过吗?
南阳人杰地灵,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从古至今孕育了众多名人,现代也是星光熠熠,下面介绍四位耳熟能详的明星:苗苗苗苗,南阳市人,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2017年因出演冯小刚指导的《芳华》一举成名,并获得最佳新人奖,代表作品有《身份的证明》、《749局》、《我是余欢水》等,近期与男星郑恺高调宣布结婚成为娱乐影视界的一大新闻。
王李丹妮王李丹妮,南阳市人,毕业于北京中北英皇艺术学校,获得“第三届世界旅游大使”冠军总决赛最佳形体大使奖,2012年出演电影《一路向西》一炮而红,代表作品有《雨夜惊魂》、《夜半梳头》、《午夜直播》等,在网络上享有较高人气。李艳秋李艳秋,南阳人,毕业于南阳戏曲学校,出道较早,影视歌三栖明星,作品数量丰富,1989年出演第一部电影《血誓》,代表作品有《国歌》、《边关无狼烟》、《小白玉霜》等,
是一位高产的南阳明星。张丰毅张丰毅,祖籍南阳唐河,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协会副会长,中国极具人气的男演员,获得多项国际、国内电影、电视剧大奖,不须赘述,代表作有《骆驼祥子》、《霸王别姬》、《人民的名义》等,是南阳最具名气的世界级明星,总结:南阳明星繁多,浩瀚如星海,还有白国伟、古筝、王巍等,他们都是南阳的骄傲,为南阳知名度的提升做出了贡献,篇幅所限就不一一列举,欢迎各位朋友补充,南阳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文学气氛浓郁,自古文艺不分家,我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南阳明星会崭露头角,为南阳争光添彩!我是宛都说事儿,80后南阳土著,说南阳人感兴趣的事儿。
2、河南老乡挺能吃苦耐劳的,为什么在大部分人心目中评价不高?
感谢邀请!小稔谈谈个人的一点想法,为啥河南人总是被黑?众所周知,这是一个网络发达异常的年代,也是一个随心所欲畅所欲言的年代,更是一个不用背负什么道德压力的年代,因此键盘侠也就应运而生了。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大家开始黑河南人的,无法准确考证,但据说,是从2000年开始的,2005年深圳的一条横幅引发了全国性的讨论,其内容是“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
自此,大家对河南人的印象一落千丈,关于河南人的讨论,渐渐加上了“诈骗”“传销”“偷井盖”的标签。沿海工厂一度有“不招河南人”的潜规则,“河南人偷井盖”的段子被口口相传,黑得最狠的莫过于“十个河南九个骗,总部设在驻马店,”于是总有人问:你们河南是不是都种地啊?你们河南是不是特别穷啊?你们河南还有井盖儿吗?你们出国是不是为了收美国的井盖啊?收泥煤啊收!河南是农业大省。
农业大省这个规划的背后,不只是农民,更多的是离乡背井的打工者,总不会一家几口全在家里种地,所以一半人要去打工。河南又是人口大省,自然有更大数量的外出打工者,于是大家觉得“河南好穷啊有没有”。(是啊是啊,比起北上广是穷)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最简单的划分就是:本地人,外来者,而掌握话语权的,一定是本地人。
一个外来者的行为举止,在本地人眼中,会慢慢成为整个外来群体的标签,而来自河南的无数打工者,正是各大城市的外来者。大家身边都有河南人,大家会自觉地通过身边这个河南人去认识河南,比如北京有很多河南人做收废品的生意,一来二去,就有了偷井盖的段子。而一旦有一部分人黑,最终就会变成集体黑,没有一滴水会认为,洪水是它的责任。
但人们习惯了,因为一滴水,去质疑整条河,一个品牌的奶粉出问题了,大家会嫌弃所有国产奶粉。二级疫苗出问题了,大家就一级疫苗都不敢打,商品印个“madeinchina”,中国人自己都觉得质量没保证,太多人习惯粗暴地给别人贴标签,比如“东北人都是黑社会”,“广东人什么都吃”,“上海人势利眼”,“北京人排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