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发力没有固定的点或面,因为双方都在运动中,肢体的接触点随时都在变化,重心也在不断地移动。说实话,神乎其神的太极拳大师见过不少,平时在公园忽悠太极拳功法的老师更是多得去了,地点在山西省太原市,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把太极拳单列出来,举办的全国性的比赛。
1、太极拳发力点在哪里?
这个问题问的好,太极拳的发力应该指的是与对手交手中的击敌行为,因为演练拳架套路是不需要发力的,没有对手发的哪门子力?从空间上来说,太极拳交手中的发力点应该是对手的虚处,所谓避实击虚,武术中有个说法叫:“虎头,蛇尾,豆腐腰”。太极拳的发力没有固定的点或面,因为双方都在运动中,肢体的接触点随时都在变化,重心也在不断地移动,
形象点说就如太极图所示,阳鱼的鱼头(实处)不管对方如何变化,一直粘随着,对着对方也就是阴鱼的鱼尾(虚处),对方也是一样。理论上应该是这样,不然没办法体现“太极拳论”中四两拨千斤之效果,问题是怎样才能在交手中适时找到这个最佳的发力点。这个点须在双方的变化中找,它可能是上肢的某个点,也可能是胸,肩,背,臀,胯,腿上的某个点或面,随机而定,应时而发,所谓无过不及,
太极之发力从时间上讲就是后发先制,以听劲为法,(即所谓懂劲,这是必须的),顺势引化让过对方的鱼头(即先发,实处),动作必须与对手同步,不能早也不能晚。根据阴阳对立统一消长之理,前面有实(阳),后面必有虚(阴),那么这个虚处就是即时的发力点,有意思的是,对方一旦先发进攻,则无法中途改变攻势,拳打脚踢都是一样,这就是最佳的发力时机,后发的一方此时可用极少的力就可使对方失去重心,人的身体一旦失去重心平衡,就什么办法也没了,这就是太极拳技击的科学处,所以太极前辈对此早有教诲:“决不发人,才能决不被人发”。
如果交手双方都是太极,功力相等,则先发者必败,太极拳的拳架乃至推手散手的放松,听劲,懂劲,阴阳相济,粘连粘随,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舍己从人,这些“拳论”中的要求和方法,都是为了达成这一技击目的,习拳者无论何种原因,如果不严格按“拳论”中的要求和方法去修习,那么太极拳的技击效果就是海市蜃楼,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永远也找不到真正太极拳的发力点。
2、练习太极拳在网上能自学吗?
实在身边没有好的老师,自学也可以,不过不能只在网上学,动作可以看网上的视频,有很多师傅练得很正统很标准,要和他们学动作。不要追求奇异,学某些“大师”的“绝技”,看着感觉怪怪的,那其中必有古怪(还有些奇谈怪论更要留意),之后要买一本相应的太极拳书籍,要那种老版本的,70,80年代成书的,或者民国时期甚至成书时间更早的。
3、打太极拳经常换地方好吗?打太极拳在有阳光的地方好还是没有阳光的地方好?
打太极拳一般都是成年人,以健身为主吧,那么为什么要经常换地方呢?除非工作或其他原因流动性较大而经常变换地方,那也无妨"拳打卧牛之地"嘛,至于要不要在有阳光的地方,那当然最好在有阳光的地方,阴天雨雪天气那是没法子。有阳光也不是一定要站在太阳底下,也可以在树荫下,以舒适为好,环境清静优美就更好了,这对于思维正常的成年人的判断选择应该没问题吧,
打太极拳和大多数健身运动的要求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且不大受场地和器材的限制,更简便,为什么经常有一些关于习练太极拳的神神叨叨的问题呢?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大众、简便实用也具有较高观赏性的健身运动。说实话,神乎其神的太极拳大师见过不少,平时在公园忽悠太极拳功法的老师更是多得去了,这些人的初心可能不坏:显示下自己的太极拳功夫或传授自己太极拳秘籍,但是结果很不好,把太极拳搞得妖魔化了,于是那些莫名其妙的功法随之出笼,稀奇古怪的想法和问题层出不穷,害得众多太极拳习练者无所适从,最终有了太极拳大师被打假,被打得血流满脸,还是"术高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