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也就是我们农历的七月十五,我国绝大多数地方都会过中元节,只不过过的时间不一样。对于现代人来我认为很多人提前过节的原因就是为了赶时间,因为不是每一年中元节都是在周六日的,也不是每一个人在中元节那天都有时间回老家去给祖先们上坟烧纸的,中元节源自道教,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
1、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为什么有些地方会提前过节?
中元节也就是我们农历的七月十五,我国绝大多数地方都会过中元节,只不过过的时间不一样。有的是七月十五那天才过,有的就像我们这里在七月十四就已经开始了,虽然现在因为要去繁求简、要由奢入简,我们这里的很多传统习俗已经不用了,但我们这里每到七月十四的下午就开始陆陆续续有人去为逝去的长辈和祖先们上坟了。七月十五中元节才是上坟烧纸的时候,但是不是有一个习俗嘛,就是在七月十五凌晨那天鬼门关大开,已经去世的留在地府的人们可以回来看看自己的家人,
有的人认为在前一天给祖先们烧纸,这样他们在地底下就可以有钱花,可以买通地府官差们,到时候在上面可以待的时间长一点。不过对于现代人来说,我认为很多人提前过节的原因就是为了赶时间,因为不是每一年中元节都是在周六日的,也不是每一个人在中元节那天都有时间回老家去给祖先们上坟烧纸的,为了跟自己的工作学习错开时间,所以很多人就选择提前过节。
2、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源出道教。道教认为,七月十五是中元地官的生日,是地官“赦罪之辰”,又佛教传说,释加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的母亲死后,堕入地狱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火。目连求助于佛,佛为他说《盂兰盆经》,让他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盆中置百味五果,供养众佛僧,仰众佛僧的恩光以解脱饿鬼倒悬之苦,
3、中元节的来历是什么?
中元节源自道教,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后来佛教改为现现在俗称的鬼节,盂兰节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倒悬”指的的是释迦十大弟子目连的母亲死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后后来得到释迦帮助。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藉功德救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