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料结构的优化调整,代表了炼钢生产经营方向,是最大程度稳定工序质量,降低各种物料消耗,增加生产能力的基本保证什么是转炉的公称容量,转炉的公称容量是指转炉的公称吨位,是用炉役炉平均出钢量来量度,例如120t转炉,即炉役炉平均出钢量为120t;300t转炉,炉役炉平均出钢量是300t。
1、煤气中co含量的区别:高炉煤气一般含量在20——28%;转炉煤气一般在56——60%;焦炉煤气一般在6——8%;毒性转炉煤气最高,其次高炉煤气,最后是焦炉煤气;2、发热值:转炉煤气大于焦炉大于高炉;3、气味:焦炉煤气一般能味到味道,有股刺鼻的焦油味;长期与高炉煤气打交道的经验丰富工作人员也能味到高炉煤气的味到;转炉煤气最后就别味到啦!太危险啦!还没有等你感知味道的时候就中毒倒地啦!4、爆炸极限:我只记得高炉煤气是30.84——89.49%,其它两个我记得不是很清晰,我就不误导你啦!5、使用:焦炉煤气既可以用作民用,也可工业使用,其它两个都使用在工业中,因为毒性较大,不在民用上使用!关于着火点、气体密度、发热值等几个指标,我记得不是很清晰!,如果需要可以在网上找一下,应该有,不是作工程计算,一般不需要记住
转炉的公称容量是指转炉的公称吨位,是用炉役炉平均出钢量来量度。例如120t转炉,即炉役炉平均出钢量为120t;300t转炉,炉役炉平均出钢量是300t。用炉役炉平均出钢量表示公称吨位,既不受装入炉料中铁水比例的限制,也不受浇铸方法的影响。计算公式为:转炉的公称容量=装入量/金属消耗系数。其中金属消耗系数是指投入原料的重量与其合格产品重量的比值,是度量连铸轧钢生产过程中金属消耗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K=G/Q,式中K为金属消耗系数;G为投入原料重量,Q为合格产品重量
3、为什么我国主要用转炉炼钢:炼钢用原材料分为主原料、辅原料和各种铁合金。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用主原料为铁水和废钢、增碳剂以及氧气、氮气、氩气等,炼钢常用铁合金有锰铁、硅铁、硅锰合金、硅钙合金、金属铝等。原材料是炼钢的物质基础,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对炼钢工艺和钢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国内外大量生产实践证明,采用精料以及原料标准化,是实现冶炼过程自动化、改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根据所炼钢种、操作工艺及装备水平合理地选用和搭配原材料可达到低费用投入,高质量产出的目的,转炉人炉原料结构是炼钢工艺制度的基础,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钢铁料结构,即铁水和废钢及废钢种类的合理配比;二是造渣料结构,即石灰、白云石、萤石、铁矿石等的配比制度;三是充分发挥各种炼钢原料的功能使用效果,即钢铁料和造渣料的科学利用。炉料结构的优化调整,代表了炼钢生产经营方向,是最大程度稳定工序质量,降低各种物料消耗,增加生产能力的基本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