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想要回来的荆州,并不只是借给刘备的小荆州,而是除去曹操控制区之外的整个荆州,还包括刘备所占的南部四郡。这个小的荆州就是后来孙权借给刘备的荆州,荆州之战后,刘备归零;曹操依旧占南阳、襄阳、南乡三郡及江夏一部分;孙权占桂阳、长沙、南郡、零陵、武陵、江夏大部分。
1、《三国演义》中说的荆襄九郡,刘备占荆州占了几个郡?
东汉末年,荆襄到底分几个郡,数字一直在变换,没有固定的数。荆州九郡只在极短的时间内存在,只是中国文学习惯称呼三、六、九,例如历史上的七出祁山、十一伐中原,而文学中则习惯称呼: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据《后汉书》记载,刘表刚任荆州,局面非常混乱,蒯越献计曰:“兵集众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
《汉官仪》注释是“荆州管长沙、零陵、桂阳、南阳、江夏、武陵、南郡(江陵)、章陵等是也”。这是:“荆州八郡”,三国时期荆州各郡归属大致变化:1、最初,刘表占据荆州各郡;孙权击败黄祖后,占江夏郡南部。2、曹操到荆州,占据北方四郡,刘琮又带南部四郡投降,从而荆州八郡归曹操,其中,刘琦(关羽)占江夏的夏口;孙权依旧占据江夏郡南部。
此时容易让人误以为刘琦(关羽)占守的夏口是郡,其实他只是江夏郡的一小部分;江夏郡南部却在孙权手里,而北部部分则属曹操,由文聘驻守,对付关羽和甘宁,3、赤壁之战后,孙权、刘备夺取了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曹操剩南阳、襄阳、南乡三郡及江夏一部分;孙权依旧占据江夏郡南部。夏口仍旧属于刘备,4、刘备“借荆州”,占据南部五郡和江夏的夏口;曹操依旧占领南阳、襄阳、南乡三郡及江夏一部分;孙权只占据江夏郡南部。
5、单刀赴会后,刘备占南郡、零陵、武陵;曹操依旧占领南阳郡、襄阳郡、南乡郡三郡及江夏一部分;孙权占桂阳、长沙,及江夏大部分,6、荆州之战后,刘备归零;曹操依旧占南阳、襄阳、南乡三郡及江夏一部分;孙权占桂阳、长沙、南郡、零陵、武陵、江夏大部分。在此过程中,魏、吴都根据各自的需要,对荆州自己占领的地方都进行了析置新郡,就是大郡分割,合并成小一些的郡,
2、刘表和刘备同样是汉室宗亲,同样占据荆州,为什么刘备守不住荆州?
刘表和刘备同样是汉室宗亲,同样占据荆州,同样被孙权打的几次惨败,但刘表好歹还能够一直保持住守住荆州大部分地盘,被孙家兄弟打了将近十年,也只丢了半个郡。刘备就老惨了,两次被孙权攻打荆州,每次都迅速的丢失三个郡,短短四年,荆州六郡全部丢失,4万荆州军全军覆没,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刘备是没有江夏郡这个东部防御战略据点的,江夏郡有多重要很多人可能体会不到,荆州和扬州势力争霸时,重中之重就是江夏郡,谁得了江夏郡,谁就占了很大的优势。
江夏郡之地,襟带江、沔,依阻湖山;左控庐、淝,右连襄、汉;南北二涂,有如绳直,孙权拿下江夏郡后,很快就迁都江夏郡,并且改名武昌,可见江夏郡战略地位有多重要。江夏郡最重要的军事意义,就是控制汉水、长江两条水上交通线,处江汉之冲,江东集团的水军要是想西征,必须要通过江夏郡,但三国时期的江夏所在地区,由于江面蜿蜒变窄,又有冲积沙洲驻军,成为扼控上下游的枢纽,只有几条很窄的道路可以通过,十分方便据守。
只需要在这几条道路上,筑起坚城,准备好强弓劲弩,十分好守,孙权8年几次西征江夏郡,也只啃下了半个江夏郡,北江夏被曹操占据了。若刘备有江夏郡,派遣一大将率偏军屯兵江夏,修设坚城,未必会像历史上丢失荆州丢到那么惨烈,那么快,总之,江夏为荆、扬二州战略要地,既是江汉平原顺流东出的大门,又是东南扬州溯江西攻必夺之要塞,别看人口稀少,看就战略价值来说,比荆南四郡战略价值都高。
3、刘备借荆州,到底借了荆州的哪些地方?
古代荆州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两个省——外加周边河南、广西和广东一小部分,共有七个郡,大致是湖南4个湖北3个,赤壁之战后荆州被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分割,湖南的4个郡——武陵、长沙、零陵和桂阳被刘备占领。湖北的3个郡,曹操占了北边的南阳郡——其地域包括今河南省的一部分,孙权占了东边的江夏郡,以上割据还算清晰,比较复杂的是南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