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木为信的典故2,立木取信的故事在当时与今天有什么意义3,谁能给我立木取信的故事4,谁能给我立木取信的故事1,徙木为信的典故原文:徙木为信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译文: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斤黄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
更新时间:2023-03-19标签: 立木故事典故立木为信的故事 全文阅读商鞅想树立政策权威,取信于民,又叫杨木易李信,诚信的重要性,商鞅立木建新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件大事,这个故事是为了让政改顺利进行,取信于民而产生的,1,立木赢得信的英雄是商鞅,2.立木赢信,立木赢得这段历史的信故事告诉我们的是,“信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个故事是关于商鞅变法的故事的。1、立木取信的故事立木取信的典故1。春秋战国时期,秦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了变法。2.为了树立威信,推动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竖起一根三十尺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他十二...
更新时间:2023-01-13标签: 立木为信的故事立木为信取信于民商鞅李信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