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那些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并不一定都是作风有问题的人,也不是说艾滋病是一种比较脏的病,艾滋病无罪,它本来可能都不是我们人和人之间的一种传染病,但是就是由于一些人,让它来到了人间,从而成为了存在于我们人类之间的传染病,至于这个传播的人,怎么传播,有各种的途径和各种的不同人而已,所以,对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我们真的不能是因为他们生活太乱,他们就应该感染艾滋病,相反的,我们应该给他们一定的理解和宽容,毕竟对于一个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的艾滋病,威胁生命的传染病,对于一个感染有如此严重的病人,我们不该冷漠,我们不能歧视他们。
1、中国艾滋病人都去哪了?中国现在还有多少艾滋病人?
你问中国现在还有多少艾滋病人,这个问题问的有点不对,因为艾滋病是感染HiⅤ后的最后结局。正确的问是中国现在还有多少HⅰⅤ感染者?这个我在一些新闻中看到好象有几百万人吧,中国HiⅤ病人都去哪了?告诉你,他们不是在工作,就是蹲在家里,也许你身也就有几个,只是你不知而己。其实现在我们不应该害怕已确诊且在服药的HiⅤ携带者和爱滋病患者,因为他们通过服药己将病毒控制在难检测范围了,即已没有什么传染性了,
2、你身边有得艾滋病的吗?他们的心态是怎样的?
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艾滋病,梅毒,乙肝的传染病患者较普通人多一些,基于工作数据,我们医院年均艾滋病新报病例16例左右(还有其他医院先诊和已报病例10例左右)他们的心态要分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有无孩子而体现不一样的状态。一位是刚从街道退休的老员工,因退休无聊,去泰国旅游,受不住诱惑,在红灯区玩了一次,回来后一段时间,反复发烧,腹泻,最后筛查HIV阳性,看着一个老头在我们科关着门在里面哭的稀里哗啦,心里说真的没有同情,为老不尊,见得多了,不过年纪也过60岁了,不像小年轻才10多20岁那么煎,
告知定时电话回访,需要药物去传染病医院领取。一位是20多岁快递小哥,因经常光顾城中村的某些店(有一条街全是这些),来院检查中招,询问时,反应慢,可能没缓过来(一般初检后告知来院再抽血送检市中心确诊期间才是最煎熬的),说没有女朋友,问我们他还能活多久,说要回老家看看爸妈(以为快死的节奏),开导他,如果真要回去,记得去当地专科医院拿药检查,
这例涉及比较多,女方因怀孕(9周➕)建卡抽血,发现中招,电话询问家庭情况,得知有丈夫和孩子,一并带来筛查,检查结果,男方阳性,孩子没事,腹中孩子因未满3月可做阻断治疗生健康宝宝,但是男女双方考虑未来,决定打掉孩子,也是没有大吵大闹,男方特别想抽烟被制止。有一例特别奇葩,夫妻双方抱着孩子来急诊儿科说反复发烧帮他们查一下是不是有艾滋病,因一直发烧无法抽血检查,只能先做保守治疗,退烧后再检,就过了3周了,最后检查还是中了,一家三口,宝宝没有保护好,3次来院,夫妻两人都是一直冒汗,
所见的患者都是初期症状或无症状,严重的一个都没见过,要么说明现在医院筛查,介入及时,初期在综合医院筛查出来后,统一去专科医院治疗和拿药。要么后期患者意识到症状也无治疗意愿(瘾君子,失足妇女类的人群)现在最严峻的问题不是发现艾滋病,而是这些患者的治疗非强制性,个人隐私保密,社会流动性大,无法减少交差感染和恶意传播的行为,只能靠患者自我约束(以防想不开,祸乱社会的不良影响,定期电话回访,心理开导)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谢谢!,
3、艾滋病人最后的感悟——如果有来生定洁身自爱,大家会怎么看?
感谢平台邀约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并不一定都是作风不好或者大家认为的那些私生活混乱的人。当然,艾滋病里面也有少部分的人是由于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感染了艾滋病,绝大大多数艾滋病病人或者感染者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我们普通的老百姓,下面我将从两个真实的例子来给大家看看,究竟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他们究竟是哪些人?某男,22岁,长得很清秀,这个年纪本来应该享受人生的美好时光,可是因为艾滋病,他的日子不多,他是在3年前被确诊为艾滋病的,那时候他才19岁,艾滋病作为一类性传播为主的传染病,对于一个刚刚成年的孩子来说,应该是比较遥远的,可是由于他的一些特殊的经历,让他却与艾滋病很快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