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几个能有一个,哪怕在985高校都是大佬boss级别,有自己的团队,有上百万的科研项目,下面管理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成果会越来越多。很多人成为了副教授,教授,但是这一步却丝毫没有,那么基本上就无缘现在的院士评选,这个问题我觉得没太有意义,不说院士数量多么稀少,就说大学里面实力高的教授都是凤毛麟角。
1、大学教授评上院士有多难?当院士的基本条件有多高?
这个问题我觉得没太有意义,不说院士数量多么稀少,就说大学里面实力高的教授都是凤毛麟角。一个科研工作者,从博士毕业到成为院士,要经历几个必要的关卡,第一,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工作。这一步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科研人员的起点,没有个好的工作岗位,不能在一所知名院校有个教职,实际上将来的职业生涯,天花板不会高到哪里去,
第二,副教授或副研究员。这一步是决定科研生命的关键,因为现在国内大部分院所高校,特别是好一点的地方,都有硬性要求,五年或八年必须从助教助研升为副高,否则就要离职,条件好的,科研成果突出的,往往可以把这个时间缩到很短,两三年就可以升上去,那么最起码饭碗就稳了。然后就可以带硕士,这样手下人越多,出成果会越快越多,良性循环,
第三,正高级职称。这一步是大部分科研工作者的终点和毕生目标,到了这一步,在好一点的地方往往都是博导级别,然后在业内有一定的地位和人脉,参加学术会议听众更多或者当评审等等,发言权就更大了。第四,这是通往院士之路的最后几步了,但是也是最难的几步,是成为院士必不可少的加分项,很多人成为了副教授,教授,但是这一步却丝毫没有,那么基本上就无缘现在的院士评选。
优青,杰青,万人计划,国家科技奖一二三等奖,863项目等国字号首席科学家,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际学会报告邀请人等等,不一而足,但是这些头衔越多越好。以上几个能有一个,哪怕在985高校都是大佬boss级别,有自己的团队,有上百万的科研项目,下面管理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成果会越来越多,上面是根据我了解的一些认识,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