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是中央号召各省对三峡库区的支援。央妈为什么要举全国之力,每年以数以万亿的固投支援重庆,作为当时四川第一大城市和整个西南地区最发达的城市重庆,勇敢接下了这个挑战性任务,直接为重庆兵工基地企业提供产品配套,是重庆兵工基地组成部分,(重庆在四川被搬走的学校和工业)学校@重庆大学医学院调入当时的华西大学,即后来的华西医科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文学院并入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化学化工系调入四川化学工业学院即成都科技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理学院并入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地质系调入组建四川地质学院,后发展为成都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商学院调入当时的西南财经学院和四川财经学院,即西南财经大学重大铁道工程专业调入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成都吸全国各地高校名单有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重庆、西安、长春、四川、云南、贵州。
1、重庆带动西部发展,为何还需要山东、安徽、四川对口支援?
我是万州人,来说说对口支援的事。对口支援是中央号召各省对三峡库区的支援,1997年重庆直辖时,三峡淹没库区八个县城,有百万移民。当时万州有16万移民,其中有农村移民3.5万人,大部分自已解决,少部外移,有城镇移民12.5万人,全部由自己解决,同时万州又接受外地(区外)移民26万人,合计移民42万人。淹没企业374家,几乎没有几个企业搬迁,都直接进行破产,加上服务业破产和淹没线以上的破产企业,万州有下岗人员约15万人,
国家对移民的静态安置资金是72亿,这些钱只能解决42万移民的住房建设,还不够,所以就有移民的土房木房掤房还砖房补50%的差价的政策,有的困难移民入住移民房后没钱补差价,现在都没有拿到房产证,补差钱长期欠着政府的。可以这样说,三峡工程给万州留下了40多万移民,15万下岗职工,形成百万人口的城市有近50万失业人口,
万州老年化程度高已达22%,有20万以上老人要社保供养。万州的行政区是三区合一,事业人员数量很大,财政供养是重庆最大的区,直辖23年,万州基础恶劣,产业发展一直不理想,地方财政困难,常见政府去借钱发工资,减发补贴,不发及发不起国家规定的津补贴。对移民而言,年轻和有文化的外出打工,年龄大点的移民在万州打工收入二,三千元,打不着工的移民吃低保,国家给移民的生活费是每人每年500元,月均42元,
2、为什么要举全国之力,每年数以万亿的固投支援中西部支援重庆?
央妈为什么要举全国之力,每年以数以万亿的固投支援重庆?2017年中央固投1.5万亿。2018年中央固投2.73万亿,2019年中央固投2.2万亿。重庆除了中心城区9个区以外,还管辖着29个区县,3000多万人口,8万多平方公里,面积人口均超过了宁夏海南,单人口而言就更超过了数个省区,相当于一个小省了,
这数万亿固投,实际上就是给一个省的,如果不首先理解这个,很容易就被楼主误导了。至于重庆为什么要管辖这么多人口,这么大范围,道理也很简单,三峡工程和武陵山区脱贫。尤其是三峡工程,导致库区一千多万人流离失所,数个县城需要整体搬迁,如何安置他们,解决他们的后续生存问题是一个天大的难题,作为当时四川第一大城市和整个西南地区最发达的城市重庆,勇敢接下了这个挑战性任务。
3、川渝合并40年,重庆对四川尤其成都的支持体现在哪些方面?
(重庆在四川被搬走的学校和工业)学校@重庆大学医学院调入当时的华西大学,即后来的华西医科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文学院并入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化学化工系调入四川化学工业学院即成都科技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理学院并入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地质系调入组建四川地质学院,后发展为成都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商学院调入当时的西南财经学院和四川财经学院,即西南财经大学重大铁道工程专业调入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成都吸全国各地高校名单有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重庆、西安、长春、四川、云南、贵州,
以上只单一说下重庆。兵工厂@华蓥工农区,以光学工业为特色,是兵器工业基地,直接为重庆兵工基地企业提供产品配套,是重庆兵工基地组成部分,九家光学工业企业,只有华光、明光两家迁往重庆,其余六家,268厂-金都光电,348厂-西南光仪,398厂-华西光仪,598厂兴光机械厂,354厂-江华机械厂-重庆江陵集团,9846厂-长城机械厂)重量级兵工厂@合川的华川机械厂204厂,陵川机械厂167厂,南川的宁江机械厂564厂,天兴仪表厂5004,万盛的晋林机械厂157厂进入21世纪,这种搬迁仍在继续包括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