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观点是抑郁症不是精神病只是精神痛苦(心里不适)城市现代化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高竞争的社会,很多人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对青年人的心里健康是巨大挑战。首先我想说的是不论是什么原因得的产后抑郁症,都不是你伤害孩子的理由,也不是你逃避现实的借口,所以说用这种方式来伤害自己用生命换来的宝宝是愚昧无知和自私的,但是,我必须更认真的和大家产后抑郁症必须引起产妇家人的足够重视,尽可能的帮助和理解宝妈在生产后到宝宝一周岁,这段没有日夜之分的辛苦日子,尽最大努力给予宝妈关怀与照顾,为什么这么说那,因为我在生二宝时就抑郁了,那么我就说说我是如何走出来的。
1、你身边或者自己有抑郁症或者潜在的抑郁症吗?国内大概有多少?
国内有无大概有多少,不作调查那有发言权。我身边没有,走南闯北没遇见一个,小城里自己也没有听见一个传说,自己因家庭生活条件的变故,一度抑郁没有得症,差点要了性命。还好,自己看到自己的危机时,在朋友的邦助下,到外地打拼一阵好了,抑郁是属于死恼筋,总往坏处想像,联想的结果。一根筋不会转弯,而且想问题复杂化,总在自己的思维范畴之中…,…,
2、为什么感觉现在抑郁症患者很多,尤其是女性?你身边是否有患抑郁症的人?
有个小姨,今年56岁,她姊妹都说她是抑郁症,她没有自残行为,就是不能出去上班,整天在家里做做家务,让她回自己家住,她也不愿意,天天在姊妹家轮流着住,最长的一次在姐姐家也住了两年。现在跟八十多岁的老娘住一小房子里,小房子连个正经门也没有,她老娘现在也不愿意跟她住,撵也撵不走,小姨曾经是兄弟姐妹里过的最好的那个,也是家里最小的那个。
结婚后家里的生意是各处开花,楼房、车、店铺、花园、饭店都有,那时候可谓是风光无限,娘家妈离她比较近,几乎天天在她家饭店,娘俩唠唠嗑,做点事情。随着生意越做越多,小姨夫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一次失策把家里赔个精光不说,还带全家躲外债跑外地去了,带着小姨到处打工,孩子也转学到外地去了,终究还是没躲过去,还不起人家钱,三年前进劳改所了。
从那以后,小姨自己在外地孩子上学的附近找个活干着,干了没有一年,就回来了,说啥也不出去了,说自己抑郁症了,姐妹兄弟七个,哥哥弟弟家有嫂子弟妹是不可能让她住的,养她的。她最小,大姐最大老了,地方不大没她住的地,俩儿子都分出去住了,老了没什么经济能力,俩儿子养着,所以也不可能再养她了,二姐家住半年,三姐家住三月,四姐家住三月,就这三个姐家轮流住了一圈。
后来三姐家四姐家明里暗里都不欢迎她住了,三姐是老师有退休金,刚退了,四姐家做生意开店有钱人家,可是她只能常住二姐家,二姐是个清洁工,房子也是姊妹里面最差的,姊妹俩相处的倒很愉快,二姐工作回来,她和二姐一起说说笑笑做饭吃饭,俩女儿,生活档次高着呢。一个工作轻松,一个大学快上完了,姐姐供妹妹上的,大女儿的生活档次也是充满金钱的味道,化妆品衣服自己的妹妹的,宠妹妹没说的。
妹妹的大学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看图就知道了。怎么会有抑郁症患者觉得全世界都欠她的必须帮助她?更离谱她居然姊妹家轮流住,在别人家住的又不舒服自在,岂不是更加重病情,一个年龄大扫大街的姐姐养着比她年轻身体又高又壮的妹妹,这抑郁症还真邪乎。如果一个人每天都满脑子想着怎么挣点钱,该怎么管孩子,做好家务,怎么会有抑郁的时间,
3、怎么感觉城市人有很多得抑郁症的?
大家好!我的观点是抑郁症不是精神病只是精神痛苦(心里不适)城市现代化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高竞争的社会,很多人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对青年人的心里健康是巨大挑战。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任何人都会遇到挫折与困难,都会发生大量的心里刺激与心里矛盾,都会存在人生发展的各种问题,从而使他们处于心里紧张状态,都需要做心里指导,
实际上,一个人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难免遇到种种不如意的事情,谁都可能遇到困难,产生苦闷和烦恼,当感到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难以摆脱心里困境的时候,就可能要去寻求心里咨询的帮助了。一位哲人讲过:一个聪明人,对于挫折、失败或者不幸的事情,正真感到痛苦的时间只能有两天,第一天是发生事情的当天,由于突如其来的变故,没有心里准备,一时不能抑制,难免痛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