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人里面有一位艾滋病人,这个人就是我妹妹的婆婆,今年已经68岁了。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艾滋病,梅毒,乙肝的传染病患者较普通人多一些,基于工作数据,我们医院年均艾滋病新报病例16例左右(还有其他医院先诊和已报病例10例左右)他们的心态要分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有无孩子而体现不一样的状态。
1、你身边有得艾滋病的吗?他们的心态是怎样的?
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艾滋病,梅毒,乙肝的传染病患者较普通人多一些,基于工作数据,我们医院年均艾滋病新报病例16例左右(还有其他医院先诊和已报病例10例左右)他们的心态要分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有无孩子而体现不一样的状态。一位是刚从街道退休的老员工,因退休无聊,去泰国旅游,受不住诱惑,在红灯区玩了一次,回来后一段时间,反复发烧,腹泻,最后筛查HIV阳性,看着一个老头在我们科关着门在里面哭的稀里哗啦,心里说真的没有同情,为老不尊,见得多了,不过年纪也过60岁了,不像小年轻才10多20岁那么煎,
告知定时电话回访,需要药物去传染病医院领取。一位是20多岁快递小哥,因经常光顾城中村的某些店(有一条街全是这些),来院检查中招,询问时,反应慢,可能没缓过来(一般初检后告知来院再抽血送检市中心确诊期间才是最煎熬的),说没有女朋友,问我们他还能活多久,说要回老家看看爸妈(以为快死的节奏),开导他,如果真要回去,记得去当地专科医院拿药检查,
这例涉及比较多,女方因怀孕(9周➕)建卡抽血,发现中招,电话询问家庭情况,得知有丈夫和孩子,一并带来筛查,检查结果,男方阳性,孩子没事,腹中孩子因未满3月可做阻断治疗生健康宝宝,但是男女双方考虑未来,决定打掉孩子,也是没有大吵大闹,男方特别想抽烟被制止。有一例特别奇葩,夫妻双方抱着孩子来急诊儿科说反复发烧帮他们查一下是不是有艾滋病,因一直发烧无法抽血检查,只能先做保守治疗,退烧后再检,就过了3周了,最后检查还是中了,一家三口,宝宝没有保护好,3次来院,夫妻两人都是一直冒汗,
所见的患者都是初期症状或无症状,严重的一个都没见过,要么说明现在医院筛查,介入及时,初期在综合医院筛查出来后,统一去专科医院治疗和拿药。要么后期患者意识到症状也无治疗意愿(瘾君子,失足妇女类的人群)现在最严峻的问题不是发现艾滋病,而是这些患者的治疗非强制性,个人隐私保密,社会流动性大,无法减少交差感染和恶意传播的行为,只能靠患者自我约束(以防想不开,祸乱社会的不良影响,定期电话回访,心理开导)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谢谢!,
2、你见过的最难忘的艾滋病病人是什么样子的?
我见过两个艾滋病人,一个是大约09年,早上六点被护士叫起来去手术室会诊。一看是一个高处坠落伤的男病人,大约25岁左右,警察送来的,说是入室盗窃的小偷,爬窗子从五楼掉下来了,初步诊断颅骨骨折,胸腹腔内出血,大腿骨折。几个科室都来了,准备给:病人导尿,裤子一脱,看到双侧腹股沟全是针眼,我马上说:1.这个患者吸毒,
2.可能是艾滋,让血库配血的时候,优先查免疫,最后果然是艾滋,剖腹探查的时候,普外科的都多戴了一层手套。最后这个患者因为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死亡了,第二个是2015年冬天在急诊,半夜送来个病人,说是因为车祸。一起来的还有警察,说查了身份是个备案的艾滋病人。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等看到病人的时候,才发现只是个19岁的小伙子,身高大概172到175,很瘦,目测不过50公斤,穿着中跟皮靴,嬉皮士黑色紧身裤子,耳朵上都是耳钉,皮肤很白,留着时髦的有点一点点长的年轻人发型,好像还画了一点妆,纹眉,
3、你身边有得艾滋病的病人吗?他们都是怎么得的这个病?
我认识的人里面有一位艾滋病人,这个人就是我妹妹的婆婆,今年已经68岁了。我妹妹的公公是12年去世的,她公公去世前老两口一直在家务农,公公去世之后她婆婆就一直在外面打工,做的都是茶楼、洗脚房、网吧类的保洁,至于什么时候染上的,怎么染上的,家里人都没问过,那是怎么知道得上这个病的呢?是在21年春节前,她婆婆感冒加胃疼,但是治疗一直没效果,一直持续到年后,我妹夫就想着让他妈妈去住院,好好检查一下身体。